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日本为何对潘基文出席北京阅兵式反应强烈 日本对联合国出席中国阅兵的反应强烈

 5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9-06 11:50:56
导读:潘基文出席北京阅兵式日本为何反应强烈联合国27日正式公布了潘基文9月2日至6日的访华行程,他不仅将应邀出席北京的阅兵式等活动,还将与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会晤,商讨联合国成立 70周年、气候变化以及即将开幕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等问题。当天,日本外务省称潘基文出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是一...

潘基文出席北京阅兵式日本为何反应强烈

联合国27日正式公布了潘基文9月2日至6日的访华行程,他不仅将应邀出席北京的阅兵式等活动,还将与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会晤,商讨联合国成立 70周年、气候变化以及即将开幕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等问题。
当天,日本外务省称潘基文出席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是一项草率的决定,要求他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对于中国纪念抗战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准备出席大会对中国进行访问,不晓得又踩到了日本当局的“哪根筋”?公然指责潘基文是一项“草率决定”。
常言道:“自己长了什么疮,就怕被人说这种疮”,“犯罪分子就怕听到警笛声”。安倍当局目前就是处于这种心态,而惶惶不可终日!别人批判二战时的军国主义者,并非批判当前的日本,更非针对广大的日本民众,而他们自己却去对号入座。

日本的这种反应只能说是安倍当局的心虚、不自信的表现。不过,安倍目前的倒行逆施,不承认二战的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供奉参拜甲级战犯,篡改历史教科书,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则,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出笼新安全法,解禁集体自卫权,解除日本自卫队派出海外的限制,不认错、不道歉。用军人重新掌握自卫队大权,解除文官掌握自卫队,破了用文官避免军队走极端,二战后几十年来的惯例。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是非常相似。
安倍当局的这些行为,是想急于摆脱美国的控制,将日本变成所谓“正常国家”的一系列手段。其实,日本这些作为,全世界都看得非常清楚,包括美国在内也都明白。
但是,美国为了利用日本为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充当马前卒,却视而不见,装聋作哑而纵容日本右翼势力猖獗。
日本见到潘基文要到北京出席纪念会,却坐不住了而跳将起来指责潘基文。因为日本感到要想挤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希望也许会变得更加渺茫。因为日本看到了潘基文与日本对很多大事都有不同见解,使得日本梦寐以求的挤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梦幻将破灭。
正如,潘基文称,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此前也曾参加其它的纪念二战活动,如5月份去过二战初始之地波兰,也参加了5月9日在俄罗斯举行的盛大纪念活动。“在此方面,我努力吸取教训,并学习这些历史教训如何在未来发挥作用。这是我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应有之义”。“全世界都在纪念二战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悲剧结束70周年,同时也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回顾历史看看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教训非常重要,同时也应当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我接受习近平主席的邀请访问中国的原因。
这是他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九年以来第九次访问中国,“我很期待与习近平主席的再次会面,感谢中国对联合国的诸多贡献。”  
他还说,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和牺牲为世界人民所认可和感激。展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可以发挥更大的贡献。“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中,我们高度赞赏并期待中国继续发挥全球领导力。这也是我为何会去中国参加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活动。”有力的驳斥了日本当局的“指责”!

北京此次盛大的活动,几十个国家的参与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的光临,证明了这项活动的国际性和正确性,他的震撼力,远远大于阅兵式的本身。因为,它显示了多级世界格局正在形成,美国单级世界的霸权主义正在走向没落。
虽然,美国从不同角度去影响、阻止一些国家到北京出席这个盛会。但是很多国家都在为了本国利益在权衡利弊后才决定来中国。这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亚投行、一路一带,吸引了众多的国家向中国靠拢。可以看出中国和平共处原则,和全方位外交所获得的成果。
当今世界,正在向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前进。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人类的期望。最近大家所看到的大批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困扰着西方世界,这些问题的产生无一不是美国插手他国事务,到处点火所造成。一旦战火货蔓延的时候美国一点都不会受到伤害,而是别的国家和广大民众受到损失和伤害!
潘基文出席北京纪念会访问中国,是对正义的支持,对邪恶势力的鞭挞值得赞赏!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