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为何不睬美国执意邀请巴希尔访华?在笔者看来,面对美国的抗议,不管苏丹总统巴希尔算不算中国人的“老朋友”,这次中国邀请巴希尔访华,或多或少,都在传递着某种正能量。至于这些正能量中,是否也多少存在一种对美国的“软对抗”,借机教训一下这个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国家的意思,问题则显得十分复杂。比如笔者之所... |
中国为何不睬美国执意邀请巴希尔访华?
在笔者看来,面对美国的抗议,不管苏丹总统巴希尔算不算中国人的“老朋友”,这次中国邀请巴希尔访华,或多或少,都在传递着某种正能量。至于这些正能量中,是否也多少存在一种对美国的“软对抗”,借机教训一下这个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国家的意思,问题则显得十分复杂。
比如笔者之所以不在这里讨论各国元首将欲借这次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达到即与中国发展交好关系,又能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达到双赢的目的,来凸显中国借阅兵外交的成果,就是因为笔者看到观察者网在这篇文章《美国国务院竟反对中国邀请苏丹总统出席抗战阅兵》后,接着又看到了环球时报的社评《巴希尔被指战争罪,中国无义务理睬》。
目睹两篇文章,不由地引发了笔者这样的感慨。比如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吉达的伊斯兰会议组织为何于2009年3月4日发表声明,反对并谴责当天国际刑事法院向巴希尔发出逮捕令的决定。同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为何对此表示“深切忧虑”。这日,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平为何急忙于当晚发表声明,对此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深表关切。又为何有更多的非洲国家为此决定放弃国际刑事法院成员资格,以表达对巴希尔的逮捕令的表示不满。次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为何又公开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可能干扰达尔富尔地区和苏丹和平大局的举动,希望安理会尊重和听取非盟、阿盟和不结盟运动成员的呼声,根据《罗马规约》第16条采取必要行动,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暂停审理此案。
上述一连串的老问题之所以接踵而来,最终的根源还是美国务院副发言人托纳在上月的记者会上表示反对中国邀请苏丹总统巴希尔将访华出席9·3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惹得祸。托纳反对的理由是,国际刑事法院2009年以在苏丹达尔富尔纷争上犯下战争罪等为由,签发了对巴希尔的逮捕令。观察者网特别强调,这是该法院首次对现任国家元首签发逮捕令。这网站同时强调,虽说成立于2002年国际刑事法院主要功能是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成立的基础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但包括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多国并未签约。
这下悲剧了,不管日本共同社等媒体与美国务院相关官员,如何“放凉屁”,制造噪音,都没有丝毫减弱被“热情的非洲兄弟用轿子抬进联合国”的中国邀请苏丹总统的热情。不仅此,9月1日习近平还在会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巴希尔。据新华社报道,会见时二人不仅相谈甚欢,还共同签署了两国发表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新华社援引巴希尔的话称,他很高兴来华同中国人民一道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苏中两国关系基础牢固,双方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苏方希望扩大两国合作领域,赞赏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愿积极参与有关合作。
欢迎巴希尔来华出席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习近平表示,中苏建交56年来,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两国将发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是中苏关系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中方珍视中苏传统友谊,愿同苏方一道努力,推动中苏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双方要巩固战略互信,继续在涉及彼此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要深化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再生能源和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加强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交往,中方愿继续为苏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而在这之前,同样强调,“中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将在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相关问题。”的中国外交部,在回访丹总统巴希尔将来华出席9·3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将与他会见。巴希尔因战争罪受到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中方邀请他来华出席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否矛盾时称,包括苏丹人民在内的非洲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邀请巴希尔总统来华出席纪念活动合情合理。巴希尔总统来华期间,中方将给予他应有待遇。
透过习近平与巴希尔的会谈可以观察到,习近平这次邀请巴希尔其实也是对上一届政府对苏政策的延续。比如就在上述国际法院对巴希尔下达逮捕令不久的11月,巴希尔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同时,在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6月28日,他再次受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邀请,于凌晨就赶到了北京。据当时时任外部发言人的洪磊介绍,巴希尔访华期间,中苏双方将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两国传统友谊、扩大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探讨,并就北南和平进程、达尔富尔等问题交换看法。
如若再加上1995年的那次,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巴希尔也算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
有了上述实例,反过来,我们再看环球时报的发表社评《巴希尔被指战争罪,中国无义务理睬》,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8月31日表示了对于“邀请国际刑事法院签发逮捕令的人或为其旅行提供便利和支持”的反对,并宣称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顾及国际社会的担忧”,就有些味道了。
据笔者观察,环球时报与观察者网都注意到,中国并非《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美国也不是这一事实。按照环球时报与观察者网的理解可能是,既然大家都不是这个组织的成员国,我们就不必再在这上面浪费口舌了,咱们还是各玩各的吧,你反对,我可以不予理睬,原因是你美国既然不是缔约国,就没有权力指责中国,何况同样不是缔约国的中国,也没有没有协助该法院落实逮捕令的义务。
至于写这个社评的作者脑袋里有没有刹那间,产生这样的想法,你美国黑老鸹扒在猪腚上,不去比比谁更黑,即使巴希尔真的涉嫌战争罪,你满世界“杀人”的美国,是否比巴希尔有过之而不及,还有脸在这里对中国指三道四,布什、克林顿哪个不该被送上战争法庭,即使奥巴马力挺日本修改宪法,也距离涉嫌这一罪名不远了。再者,中国网友们早就总结了,任实力,你美国是,想打谁就打谁,我中国只不过是谁打我我骂谁,如此这般,我中国再不借这次好不容易展示实力的阅兵机会,来挺一下苏丹这一个弹丸小国,你让我这个泱泱大国颜面何存呢!笔者想,即使有,做为官媒,上述两家媒体,也不可能直接把话说的这么明白。
在环球时报看来,巴希尔被指战争罪的问题相当的复杂,再者,达尔富尔冲突的缘由也并非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何况这个对巴希尔的判决,本身就在非洲广受争议。这些年巴希尔曾多次对中东地区进行出访,并且出席过在南非举行的非盟首脑会议。他2011年也访问了中国。由于北非地区曾是二战时期的战场,中国邀请巴希尔前来参加70周年活动在道义上无可挑剔,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另外,你美国不是一面支持者国际刑事法院的原则,一方面又不签署罗马规约吗?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笔者单例,“另外,你美国不是一面支持者国际刑事法院的原则,一方面又不签署罗马规约吗?”出来,是因为在该报看来,美国之所以这样,是在留一手,它怕殃及池鱼。即“为了防止有一天该法院的判决涉及美国人或美国盟友,华盛顿不好办。美国的做法是支持国际法院抓美国的敌人,但用不签约来防着它损害美国利益。”
另外,在环球时看来,苏丹是中国的友好国家,北京邀请巴希尔前来参加活动,并给他相应礼遇,是适当的,也是应当做的。何况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中,做为大国,也是中国的应有的担当。西方不喜欢一个国家和它的领导人,中国就不敢做独立的是非曲直判断,回避与之接近和发展友好合作,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积累自己大国的威望,就会堕落成西方政治上的某种附庸。
在环球时报看来,重要的是,巴希尔的问题已经发酵多年,西方舆论事实上有些疲惫,能因中国邀请巴希尔来而向我们发难的空间非常有限。他们有人唠叨几句,中国不予理睬,很快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非洲的事情最终还要非洲人自己来决定,外部态度所能产生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巴希尔顶着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继续执政多年,成为一种象征。华盛顿应当尊重现实,并认真审视中国表现出这种尊重的积极意义。美国人应当致力于发现新的世界,而不是坚信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地球的其余部分都是边缘。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