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合肥南淝河死鱼浮尸两公里 南淝河死鱼浮尸原因 死鱼浮尸两公里政府解决办法

 48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9-07 10:37:05
导读: “仅仅过去一夜,河岸边、河道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死鱼,这些死鱼会不会污染南淝河水?”昨日10时许,合肥市民孙先生从合肥港坐船前往巢湖时,发现合肥港东南方向1公里至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下之间的水域,出现大量死鱼。多个部门工作人员称,这一次堪称南淝河有据可查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死鱼浮尸”。死鱼从哪来?...

 

“仅仅过去一夜,河岸边、河道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死鱼,这些死鱼会不会污染南淝河水?”昨日10时许,合肥市民孙先生从合肥港坐船前往巢湖时,发现合肥港东南方向1公里至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下之间的水域,出现大量死鱼。多个部门工作人员称,这一次堪称南淝河有据可查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死鱼浮尸”。死鱼从哪来?因何而死?是否会影响水质?疑问亟待解开。

[现场]

一夜间,死鱼覆盖河道

孙先生是一名船员,经常乘船由合肥港口的南淝河驶入巢湖沿岸送货,9月5日17时许,他乘船返家时,合肥港南淝河水运段的河道上还没有死鱼,“仅仅过去一夜,6日10时,我来到港口乘船时,看到了惊人的‘死鱼浮尸’场景。”

“到底有多少条死鱼,根本数不清。水面上,水藻边,全都是。”孙先生描述,船从合肥港往东南方向驶出一公里后,就能看到。“之后两公里,漂浮的死鱼越来越多。”孙先生说,“这种死鱼的场景,直到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段才有所改观。”

另一位做了10年船员的朱先生表示,此前从没见过南淝河出现这么严重的死鱼,他觉得,“这段水域有可能是被人为污染了,希望有关部门能调查一下。”

[直击]

死鱼水域足有两公里长

昨日14时许,安徽商报记者刚到合肥港东南方向一公里外的河岸边,就闻到了阵阵腥臭味。随后,水面上成片翻了肚的鱼印入眼帘。小的仅有一寸多长,大的则有三四十公分,有野生鲫鱼,也有鲤鱼。

继续往东南方向走,死鱼越来越多。在一些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旁,堆积着上百条死鱼。

这些死去的鱼有的腹部呈黑色。临近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的水域,死鱼侵占了整个河道,行驶的货船如同“劈”开“死鱼阵”前行。一些死鱼被冲到岸边,嵌入水藻中,成为小虫和苍蝇的美食。

16时许,安徽商报记者搭乘一艘货船从合肥港驶出,在距港口东南方向一公里处,河道上开始浮现死鱼,这样的场景一直延至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水域足足2公里长。

“死鱼浮尸”为何集中在这一水域,船员们都答不上来。

[调查]

死鱼规模“史上最严重”

合肥市多个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称,此次堪称南淝河有据可查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规模死鱼。据该河段边上的多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死鱼是9月5日晚至9月6日上午一夜间发现的。为何这么多鱼死亡?成了市民心头最大的疑问。

据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介绍,南淝河其余河段水域,此前也发生过死鱼事件,但没有这么严重。“以前的死鱼事件,一方面是因为天闷水内缺氧,另一方面可能是有人将鱼苗放生于此,因为鱼儿不适应环境,很快死亡。”该工作人员透露。然而,5日、6日这几天,合肥气温一直平稳,按说并不闷。事发河段附近人员也称,这几天没见鱼儿出水透气现象。

[疑问]该河段无养殖场,死鱼从何而来?

死鱼来自何方?目前看来令人费解。据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介绍,事发河段为航道水域,没有人养鱼。记者现场发现,死亡的鱼以鲫鱼、鲤鱼为主,大小各异,看起来不像是规模化养殖而成。

相关工作人员怀疑,这些死鱼要么是该河段常年野生的鱼类,要么就是从上游漂来的。然而,集中发现大量死鱼的河段,上至合肥港集装箱码头,下至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如果说死鱼是漂来的,为何全集中在这2公里的河域?

是否与先前出现的“红水”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大量死鱼的河段,早在今年7月底,曾出现罕见的“红水”,当时,该段河道河水变成了红褐色,宛如泥浆(本报7月30日05版曾报道)。至少从河域来看,两次离奇一致。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相关部门称,在调查清楚之前还不能给出答案。

有附近的居民怀疑,可能上游有工业企业偷排污水,从而导致鱼儿集中死亡。但此猜测尚未得到证实。

对水质有无影响?死鱼何时打捞?

死鱼事件发生后,该水域的水质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进而影响下游巢湖的水质?

据合肥市包河区农林水务局畜牧水产科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死鱼浮尸在水里,随着腐烂加剧,会进一步破坏水质环境,该部门工作人员今日将展开打捞,尽早清除死鱼,然后再调查鱼的死因。

与此同时,合肥市环保局等部门人员也将赴现场,对水质进行抽检,以确认有无受到污染。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关键词:合肥死鱼浮尸两公里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