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美国为何对中国网络间谍反应过度 美国网络是技术不行还是吸引仇恨

 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5-09-14 11:27:23
导读: 有美国专家也认为,美国对所谓“中国网络间谍”的反应过度了。“美国之音”13日报道称,网络政策专家格雷格·奥斯汀指出,美国反击“中国网络经济间谍”的行动有夸大之嫌,对中国军人的起诉打破了美国200年来奉行的外交惯例,有损美国的外交利益和美中在网络管理上的合作。奥斯汀表示,没有证据证明被窃情报对美造成...

美国为何对中国网络间谍反应过度 美国网络是技术不行还是吸引仇恨

 

有美国专家也认为,美国对所谓“中国网络间谍”的反应过度了。“美国之音”13日报道称,网络政策专家格雷格·奥斯汀指出,美国反击“中国网络经济间谍”的行动有夸大之嫌,对中国军人的起诉打破了美国200年来奉行的外交惯例,有损美国的外交利益和美中在网络管理上的合作。奥斯汀表示,没有证据证明被窃情报对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对“网络间谍”的威胁肯定有夸大。对网络攻击进行技术上的溯源,可能因为技术不足而不能追溯到最初源头。但由于美国的偏见,有可能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结合一些蛛丝马迹,主观判断成是“中国的行为”。在美国眼中,中国目前是挑战者,是正在和美国实力接近的大国,加上意识形态的考虑,容易产生更多主观猜忌,从而有更加严重甚至扭曲的威胁感。因此,如何避免偏见是关键。中美要加强合作,互相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回应,学会互动。

  从美国日前撤销对一名华裔教授“非法同中方分享技术”的指控事件中也可以看出美国的偏见及对“中国间谍”的过度反应。据《纽约时报》12日报道,美国司法部今年春天逮捕了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郗小星,指责他向中国科研人员分享了美国敏感技术。当时美国检察官似乎铁证在握:郗小星向中国科学家寄出尖端实验设备设计图纸,这种设备可用于半导体研究。但9月11日,美国司法部放弃对郗小星的所有指控。专家发现,美国司法部的核心证据有误,那份图纸并非司法部指控的尖端设备设计。《纽约时报》称,面对外部黑客和内部员工窃取政府和公司机密的网络攻击,奥巴马的战略包括大力调查和起诉间谍,加强网络防御。但是,继几个月前俄亥俄州的类似案例撤诉之后,郗小星一案令人质疑美国司法部是否在给无辜的美籍华人下套。

  俄罗斯“消息”网13日称,郗小星案再次被证实是场闹剧。有俄专家指出,美国一直指责中俄黑客对其发起网络间谍活动,以窃取政府和公司的秘密,但美方却一直拿不出证据。

  奥巴马在纽约的住处也被美国媒体与间谍联系起来。《今日美国报》称,白宫11日证实,在中资企业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后,出于安全关切,奥巴马结束了在纽约下榻该酒店的惯例,在本月出席联大会议时将入住纽约皇宫酒店。此前,美国总统下榻华尔道夫酒店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美国“国会山”网站称,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被出售给中资企业后引发间谍和安全关切,奥巴马及其团队因此打破惯例。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