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据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据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约每30秒就有一个幼儿因疟疾而死亡,而传统的抗疟药物奎宁因疟原虫的抗药性早已失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53条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涉及16种产品,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原料药,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制剂,共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
海通证券医药研究员周锐介绍,涉及青蒿素概念的上市公司包括复星医药、昆药集团、浙江医药、白云山等。
概念股:
昆明制药(600422)厂开发的独家产品"蒿甲醚"和以桂林南药为首的企业生产的"青蒿琥酯",都是以青蒿素为起始原料。目前只有昆明制药厂和桂林南药两家企业拿到了联合国青蒿素制剂的供应商资格,
白云山:据悉,广药集团拟将青蒿素原料药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80吨。
随着青蒿素原料药市场的逐渐回暖,国内早期从事青蒿素生产的几家大企业如上海复星、广药集团和湖北恩华生物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产。据悉,广药集团拟将青蒿素原料药生产规模扩大到年产80吨,湖北恩华生物和上海复星等也有各自的扩产计划。
复星医药在非洲建立子公司 主推青蒿素复方制剂
复星医药(600196.SH)宣布将在非洲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成立覆盖西法地区的医药公司--复星科麟医药西法子公司(下称"复星医药西法子公司")。该公司定位于青蒿琥酯原研企业的高新技术医药公司,开发青蒿素系列复方口服制剂市场并带动非洲西法市场普药产品业务发展,同时开发建立抗感染类药品产品线,业务将覆盖科特迪瓦、喀麦隆、马达加斯加等17个法语地区。
交大昂立:上海交大成功合成青蒿素 大规模生产抗疟药物成为可能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常规人工化学合成。
武汉健民:华立系整合
以仪表起家的华立集团近年来先后将华立控股、昆明制药收入囊中,随着2004年武汉健民的上市,华立集团旗下已经控股、参股3家医药上市公司。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屠呦呦与青蒿素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