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济源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六化”管理法,强化项目管理,提升审计质量。具体做法是:项目制订科学化。主要采取“三三”制,一是注重“三个贴近”,即贴近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中心、贴近区域内社会发展大环境、贴近民生保障;二是考虑“三个重要性”,即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成果运用的重要性、目标完成... |
2016年,济源市审计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六化”管理法,强化项目管理,提升审计质量。具体做法是:
项目制订科学化。主要采取“三三”制,一是注重“三个贴近”,即贴近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中心、贴近区域内社会发展大环境、贴近民生保障;二是考虑“三个重要性”,即社会影响的重要性、成果运用的重要性、目标完成的重要性;三是采取“三种途径”征询意见,即召集内审和四大家特聘审计顾问等人员进行座谈征求意见、各业务科室向对口单位征求意见、通过审计网络向社会和基层群众征求意见。
项目管理网络化。全局所有审计项目从计划管理、立项交互到审计实施,实现了全程网络管理、无纸化办公。
项目跟进动态化。建立项目进度总台账、分台账,实行项目进度“周报制”,督导推进项目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审理复核精细化。制订了《济源市审计局关于提高审计质量 强化四级复核意见》等制度,所有审计项目从审计通知书到实施方案、工作底稿、结果文书都要进行“审计项目组长、科室长、分管领导、局法规科”四级复核把关。
质量监管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局法规科的质量监管职能,及时跟进、提供服务、加强监督。法规科人员分组划片分包,及时跟进向业务科室提供政策法规服务,监督一线审计的公开透明。
审计整改责任化。围绕“提升质量,强化整改”,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的力度和深度。对内建立了审计项目组长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问题整改销号制;对外由市政府出台文件实行一把手审计问题整改责任制,形成市纪委、督查局、审计局、司法等部门联动整改机制,将年度审计整改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单位的年度考核。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