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谈高校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2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6-03-15 13:58:16
导读: 最近十几年来,高校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每一年似乎都是“最难就业年”。 扩招16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从1999年时的85万人,飙升至今年的765万人;加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初高中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有700万,总计下来今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约1500万。 教育部、人社部均曾先后表示,今年...

  最近十几年来,高校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每一年似乎都是“最难就业年”。
  扩招16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从1999年时的85万人,飙升至今年的765万人;加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初高中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有700万,总计下来今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约1500万。
  教育部、人社部均曾先后表示,今年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较大。
  然而在经济下行大背景下,部分企业提高用人门槛、减少招聘规模乃至停止了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也为负重求职的大学生们,压上了几根稻草。

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谈高校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 郑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 郑强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郑强:这实际上是个被渲染、炒作出来的伪命题。考虑下中国的人口基数、国土面积和经济发达程度,再与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数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跟美国、日本等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高校数量反而是严重不足的。
  新京报:现实中,有企业以经济下行为由,提高招聘门槛,减少招聘数量,你怎么看?
  郑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下行时,企业提高用工标准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行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企业调整用工标准也是必然行为,所以大学生作为被选择者,应该调整心态去适应,而不是一味抱怨或者维持高标准。
  新京报: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应怎么样解决?
  郑强:首先社会不能再加压了,不要把大学生和就业问题放在火上烤。另外学生要对自己正确定位,放下身段,不要抱有一步登天的想法。现在社会喜欢炒作所谓成功人士的光鲜荣耀,我认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我建议,学生们在就业时要明白想做将军必须先做士兵,当下手也是成功,把经历过的苦累当做难得的经验。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