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大学生求职难:北京211硕士半年投60份简历 只有两单位招手

 2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6-03-15 14:31:37
导读: 大学生求职:半年投60简历获两单位招手 北京某211院校硕士研究生,文科专业,性别男,这些往年求职季中的优势,今年似乎没什么用。起码对于即将毕业的张今(化名)来说是这样的,“大约投了有六七十份简历吧”,他说,兜兜转转至今,手上虽然握着两个offer,却依然没底。 “简直太心塞”,回顾过去六个多月的...

  大学生求职:半年投60简历获两单位招手

  北京某211院校硕士研究生,文科专业,性别男,这些往年求职季中的优势,今年似乎没什么用。起码对于即将毕业的张今(化名)来说是这样的,“大约投了有六七十份简历吧”,他说,兜兜转转至今,手上虽然握着两个offer,却依然没底。

  “简直太心塞”,回顾过去六个多月的求职经历,张今感慨颇多,实在是太难了。他投出去的六七十份简历中,只有约20家回应进入下一轮考试。

  怕有遗漏,张今专门只做了一个表格,列上每家单位的投递情况与进度,“几乎北京地区有名的央企、国企、互联网企业都投了”,回应者寥寥,甚至有的单位招聘过程进行到半,宣布今年不再招收应届生。

  张今用“锐减”形容今年的招聘单位数量和招聘名额,“有的往年招100多人,今年只有十几个”,他说,有的写明只招一个,还有的直接写个“若干”,“若干怎么理解?到底招还是不招?”

  在向某央企投递简历后,已经“上岸”的学长告诉他,不必再等了,因为对方已经多年开放校招,但从未听说录用,或者只有个位数入选。

  简历筛选似乎也更严格,“如果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毕业院校不是‘211’,就很容易被刷掉”,张今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名企招聘不成文的规矩,至于本科生,通过率或许更低。

  在6个月的求职中,张今参加过两次实习,一次远赴杭州,一次在北京某国企。

  在实习中,他意识到用人单位越来越在乎应届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象牙塔里的学生,谁会有那么多工作经验?”反而是学生较为擅长的学术能力不受重视。

  “单位的胃口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多”,张今觉得,有时用人单位提出的,毫无保障的实习等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平等。“如果觉得学生能力不够,为什么不直接社会招聘?”他质疑,其实用人单位并无招聘诚意。

  幸运的是,经过半年折腾,已经有两家单位向他招手,一个在浙江,一个在京有户口,他选择了后者。

  “只签个三方保险吗?”他咨询过很多人,也不敢太张扬,“万一有人知道后,又把我挤下来呢?”而他的更多同学,依然奔波于求职路上。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