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国人为啥不敢炒房:税收高油水少 最近上海深圳等地房市火爆,投机者对一种新的炒房方式——众筹趋之若鹜。房子,于国人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房价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有人欢喜有人忧。其实,在其他国家,房子同样被视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过却鲜有热火朝天的炒房潮,因为在国外炒房是一项风险高、油水少的买卖。资... |
外国人为啥不敢炒房:税收高油水少
最近上海深圳等地房市火爆,投机者对一种新的炒房方式——众筹趋之若鹜。房子,于国人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房价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有人欢喜有人忧。其实,在其他国家,房子同样被视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过却鲜有热火朝天的炒房潮,因为在国外炒房是一项风险高、油水少的买卖。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炒房捞不到好处,反而可能蚀本谁还去做呢?
法国:政府压制利润空间 没人敢“炒房”
法国政府对于限制“炒房”的举措十分严格,几乎让投机者无缝可钻。法国政府对房产拥有者进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税务局给在法国的任何人均设立了个人档案,此人所有的动产、不动产全部数据都有。法国重中之重是通过法律来压缩“炒房”的利润空间。法律规定,本人居住房屋(一家只能有一处)以外的房产,如果拥有期限低于30年,出售时的升值部分要缴34.5%的升值税。其他升值部分纳入出售者当年的收入总额里,纳收入所得税。这个规定很直接,大大遏制了炒房的意愿。
德国:严格监管土地销售和租赁 几乎无炒房死角
按照德国法律规定,住房政策必须以保障居民住房为基本出发点;因此 ,德国房地产调控将反对住宅空置、反对房产炒作作为其核心思想。为了促进房产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德国政府严格监管土地销售和租赁,开发商很难垄断房产市场。鉴于住房还有财富积累属性,为了公平正义,德国政府依据遗产法和税收制度,对住房继承人/受赠人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遗产税或赠与税。
英国:卖房租房收重税 投机者难“吃瓦片”
英国房产市场鲜见暴涨暴跌,投机气氛也不浓厚。这主要是因政府税收制度有力地遏制了投机冲动,不让投机者在楼市中获取暴利。
一是高额资本增值税有效打击投机者。英国政府控制房地产投资或者是投机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手段是在房产交易和转移环节设立了资本增值税。据英国政府的规定,居民如出售其唯一的一套住房,无需缴纳资本增值税。但对出售第二套乃至更多套住房,则严格362按资本增值税也可以说是个人所得税来征收。售房者必须对房产转移时价格高出购房价的部分缴税。英国新联合政府上台以来,决定资本增值税税率上限提至40%,并将免税额由1万英镑减为2500英镑。二是出租房屋也须交税。私人出租房产所获收入如果超过每年规定的免税额,也要缴纳所得税,税率最高也达40%。这样,买入房产“吃瓦片”的投资者也难获取高额租金,进而降低了这些投资者的购房热情。
日本:忙活半天 没啥油水
日本跟中国不一样,就是在日本如果想把买房作为一个投资的手段,收益没有多少油水。据专业人士介绍,在日本买房的收益大概只有2%左右,但是从买房的那一天开始,各种的“费”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中途不管是买卖、交换或者赠与,所交的各种费税都是令人声瞠目结舌的。所以在日本如果真是把购买房屋作为增值的手段,实在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新加坡: 不限购不限贷 但没人炒房
新加坡的住宅,可谓是分布在“天平的两端”。一边是被称为“四年薪水买房”的政府组屋。相关数据显示,新加坡85%左右的公民通过政府组屋实现“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则是价格高出多倍的商品房,单价堪称豪宅水平。
新加坡的组屋有严格的“准入”门槛。首先购买组屋的资格只限于公民家庭,也就是说夫妻双方结婚之后才可以购买一套。而不可能各购买一套“用掉名额”之后才结婚。其次,家庭月收入要低于1万新元,且未曾购买过组屋或者商品房。 新加坡对于本地公民多次置业也有一定限制。即使是有资金实力的新加坡公民,一般也是尽可能地先购买政府组屋,因为如果手上已经持有政府组屋,还可以再购买商品房。但是反之则不行。
印度:房价离谱 炒房无利可图
印度房价很高,甚至高到离谱。那么,印度会不会出现疯狂炒房现象呢?答案是基本没有。印度政府通过各种税收政策,让想炒房的人无利可图。
首先,印度以高税收打击炒房。不动产税是印度一项很重要的税收,私人拥有的土地、房屋,甚至院子里的树都要交不动产税。不动产税的税费很高,但是里面打折的名堂不少,对于穷人和有钱人,税收政策有很大差别,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偏向穷人的。
如果房价暴涨,政府会立即调整不动产税率,越是高档住宅税率增长幅度越大。例如在2010年,新德里地区的房价急剧上涨,当地政府便将高档商品房的不动产税率在原来的1%到3%的基础上调高5%到20%,而普通居民的自住房还是继续保持在0.5%左右。
除了不动产税,交易税也是一种压制炒房的重要税种,在遏制人们炒房欲望方面起到明显作用。 例如你卖掉100平米房子,得到5千万卢比(700万元人民币),在一年时间里,如果你没有再去买房或者用于其他投资,就要交纳全部盈利的33%。
新西兰:重税之下 鲜有炒房者
2015年,新西兰政府开始对“投资型”房产征收增值税。新规的核心原则是“牟利须上税”。按照规定,买卖非自住房屋获利须上税;出售购买两年内的房产获利须上税,税率参照个人所得税,最高33%。新西兰储备银行此前已经出台政策,将购置第二套房的首付门槛提高到三成。 这一规定适用范围包括海外投资者和新西兰居民在内,目标主要锁定第二套及以上的房产。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