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媒称中国打响南海仲裁案公关战:东盟已开始瓦解。什么是东盟?东盟包括哪些国家?东盟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外媒称,白俄罗斯、文莱、柬埔寨、老挝和俄罗斯有什么共同之处?北京表示,这些国家最近都站出来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包括应当通过双边方式解决海上争端,以及菲律宾提出的针... |
外媒称中国打响南海仲裁案公关战:东盟已开始瓦解。什么是东盟?东盟包括哪些国家?东盟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外媒称,白俄罗斯、文莱、柬埔寨、老挝和俄罗斯有什么共同之处?北京表示,这些国家最近都站出来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包括应当通过双边方式解决海上争端,以及菲律宾提出的针对北京声索权的仲裁案是不合法的。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日报道称,这一切绝非偶然。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近期将对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案作出裁决,北京正努力说服其他国家,称国际仲裁法庭无权裁定。
报道称,最近,中国能干的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了文莱、柬埔寨和老挝,旨在保持东南亚在中国问题上的战略分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成为最新一位表态与中国一同反对在南海的外部干涉——指美国——的高级外交官。
报道称,中国在南海建设有争议岛礁的做法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外交同样是其控制这片有着丰富的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关键水域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仲裁案展开的公关战表明,北京担心自己会因对国际仲裁法庭的挑战而被视为国际规则破坏者。
美国和欧盟已经表示支持马尼拉,称北京应当尊重仲裁结果。
报道称,中国正集结自己的支持者队伍,同时向那些愿意“合作”的潜在反对者许以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以实现这些国家的中立。地区外交人士担心其正在赢得胜利。
王毅访问文莱、柬埔寨和老挝之后,北京称已与这些国家就反对“单方面强加于人的做法”达成了共识。所谓“单方面强加于人的做法”是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案的委婉表述。
报道称,老挝和柬埔寨严重依赖中国的投资,两国长期以来通过阻止东盟对海上纠纷采取一种更为强硬的路线令北京获利。石油资源丰富的文莱正感受到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压力,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公开支持北京。与此同时,面对这场纠纷,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正努力置身事外。这一切都很合北京的心意。
报道称,中国的东南亚邻国之间的分歧,令其可以通过在南海建设从飞机跑道到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来制造“既成事实”。
日本《读卖新闻》5月3日报道称,国际仲裁法庭即将就菲律宾提交的仲裁案作出裁决,中国致力于阻止东盟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团结。中国的态度是,裁决属于不正当干预,不予承认。文莱、柬埔寨和老挝三国与中国就“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达成一致,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已开始瓦解。
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希望将南海问题列入中国与东盟的谈判中,而中国与东盟三个成员国的协议打乱了这一计划。
报道称,国际仲裁法庭预计将在6月作出裁决,东盟将根据裁决内容发表声明。然而,身为轮值主席国的老挝是亲中派,再加上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东盟外交人士认为,可能无法统一意见。
报道称,越南国防部长说:“东盟有必要形成统一的声音。”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中立立场。来自新加坡的外交官、东盟前秘书长王景荣也表示,这是对东盟的干涉。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2日报道,当北京在南海问题上积极寻找盟友之际,莫斯科试图更多地介入亚太事务。俄罗斯与东盟峰会将在索契召开。俄罗斯与越南继续在中国宣称的海疆线内就开采油气资源扩大合作,并加紧向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销售军火。
报道称,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未来几周将就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争议作出裁决,仲裁结果可能不利于中国。北京正在全球展开积极外交活动,以寻找更多盟友。中国的战略伙伴俄罗斯如何表态和行动引人关注。
战略问题学者苏斯洛夫认为,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俄罗斯应更多地介入亚太及南海事务。在不得罪中国的同时,可平行发展与中国的主要对手日本和越南等国的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其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发展历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东盟成立之初只是一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其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强调东盟各国协调一致的《巴厘宣言》。此后,东盟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组织。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人口超过5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其观察员国。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东盟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
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1994年7月成立东盟地区论坛,1999年9月成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此外,东盟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10个国家形成对话伙伴关系。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根据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发表的《东盟协调一致第二宣言》(亦称《第二巴厘宣言》),东盟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2004年11月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还通过了为期6年的《万象行动计划》(VAP)以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建设,签署并发表了《东盟一体化建设重点领域框架协议》《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计划》等。会议还决定起草《东南亚国家联盟宪章》以加强东南亚国家联盟机制建设。
为了早日实现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东盟总面积约444万平方公里,人口5.91亿。候选国:东帝汶 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自1976年起) 。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