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官云珠 风雨相伴的一生精彩内容:提起江阴顶有名气的美人,老江阴人第一个想起的必定是——上官云珠。她是“一代红颜”也是“长泾女儿”银幕上,她演绎“坏女人专业户”生活里,她信奉“清清白白做人”活着的时候,她颠沛流离 香消玉殒后,她魂归故土古往今来,美人总是与传奇相伴众所周知,上官云珠一生有四嫁第一任丈... |
上官云珠 风雨相伴的一生
精彩内容:
提起江阴顶有名气的美人,老江阴人第一个想起的必定是——上官云珠。
她是“一代红颜”
也是“长泾女儿”
银幕上,她演绎“坏女人专业户”
生活里,她信奉“清清白白做人”
活着的时候,她颠沛流离
香消玉殒后,她魂归故土
古往今来,美人总是与传奇相伴
众所周知,上官云珠一生有四嫁
第一任丈夫张大炎
第二任丈夫姚克
第三任丈夫程述尧
第四任丈夫贺路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
与上官的第一段婚姻有关。
1936年,16岁的韦均荦,也就是后来的上官云珠,与大她9岁的张大炎成婚,嫁进了长泾当地名门望族张家的“黄石山墙”。
长泾张氏祖宅“黄石山墙”
张家家风卓越,一门多杰
住在这座“黄石山墙”里的张家,是长泾的书香世家,家风“崇尚训读、报国为民”。
长泾张氏祖宅“黄石山墙”内部
从这座大宅里,走出了无数有建树的张家后人:
抗日志士张大烈和他的波兰妻子司爱伦;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张大煜;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化学教授张保忠;
爱国教育界人士、长泾中学创始人之一张大炯;
……
这个家族不简单的,牛兴!
这中间,最有成就的是张大煜!
(终于把话题拉回到我们的主人公了...)
作为江阴人应知张大煜
张大煜,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天然油尚未大规模开采之时,张大煜在中国科学院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的支持下组建了石油研究所和煤炭研究室,为大规模发展我国的能源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建立我国最早的石油、煤炭化学基地方面有卓越的贡献。
为改变我国化肥工业的落后面貌,1965年,他亲自领导了由研究、设计、生产三方面组成的合成氨燃料气净化新流程三个催化剂攻关任务,并在研制催化剂的关键技术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新流程的研制工作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便在工业上获得推广应用,被国家经委、科委誉为协作攻关成功的典范,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张大煜生平大事记:
1906年2月15日 出生于江苏省江阴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黄石山墙”张家。
1929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
1929—1933年 留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33—1937年 任清华大学讲师、教授。
1937—1945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6—1949年 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兼交通大学教授。
1949—1952年 任大连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东北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3—1961年 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石油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所所长。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2—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委16院副院长。
1963—1982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77—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顾问。
1989年2月20日 病逝于北京。
大连有了以张大煜命名的学院
张大煜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为这个研究所倾注了毕生心血。2013年7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教结合,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下成立“张大煜化学菁英班”。
2016年4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张大煜学院”揭牌仪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学人才。而这所学院的名字,就是以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任化工系主任、江阴人张大煜的名字命名的。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院士为“张大煜学院”揭牌)
据了解,张大煜学院将打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界限,建立8年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计划于今年9月1日开始招生,每年拟招收本科生60人。
关键词:上官云珠女儿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