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

法律资讯

[甲午战争时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何时爆发?还原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真相

 6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07-15 11:54:34
导读:甲午战争120周年视频点评:信手拨弦三两声:勇气可嘉,只可惜武器相差太远。痛定思痛,中国自强必胜!请愿追随:日本佛教 必然要付侵华责任!精彩内容:甲午战争是一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战争,当时很多欧洲记者都来到朝鲜和中国,随军采访战争,他们不断的发出消息,把清军和日军的表现写成文字报告给世界。各国记者,...

甲午战争120周年


视频点评:

信手拨弦三两声:勇气可嘉,只可惜武器相差太远。痛定思痛,中国自强必胜!

请愿追随:日本佛教 必然要付侵华责任!


精彩内容:

甲午战争是一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战争,当时很多欧洲记者都来到朝鲜和中国,随军采访战争,他们不断的发出消息,把清军和日军的表现写成文字报告给世界。各国记者,在谈到战争中清军的表现时,都有一点共识:“他们开枪时不瞄准!只是发出声响就满意了。”

注意,这不是说清军瞄准技术差,而是根本没有瞄准的习惯!清军只是对着大致的方向开枪就完了!

不信?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自己的自传《黄河青山》里提到过担任国军基层军官时的见闻,当时一个连里,只有7,8个人受过射击训练,其他的人呢。“只要他们开枪的方向大致正确,军官就很满意了。”

[甲午战争时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何时爆发?还原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真相

 

黄仁宇服役的时候,已经是1930年代,但在落后的内陆地区,很多地方其实还是和清朝比没什么变化,四川那时还没有铁路呢。

再看看 美国枪械博客《火器博客》上一位来自非洲的编辑撰文(2014年8月25日发表)《非洲的枪械、无知和迷信》,讲述了他故乡(某西非国家)关于枪械的真实故事。

在非洲的大部分地方,在这里大多数人,甚至其中一些受过教育的人,仍然相信火器之所以能够杀人是因为某些“白人的黑魔法”,或者认为枪口的火焰和热量才是杀死目标的真实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枪指向目标并开火——你只要把枪大概的指向目标——然后就能消灭它!

不幸的是,甚至是一些军人和警察和准军事部队的成员,甚至是军官,都相信这个!

这可是21世纪!

我们想想其实也能明白了,今天中国人普遍知道枪械需要瞄准,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洗礼,而大量的电视电影也告诉了我们使用枪械的基本知识,而且我们都上过物理课,对于枪械的基本原理,大多数人至少知道个大概。所以我们不会认为枪是神秘巫术。

但对于没有现代教育,甚至没有通电的落后地区 比如21世纪的西非,和19世纪的大清,你能指望这些文盲士兵知道什么?

要知道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连不少清朝读书识字官吏,都认为 洋人枪炮之所以能打那么准,是肯定使用了巫术邪法,所以收集了全城女性的马桶去对付英军!

所以清军不知道瞄准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文化太低,极端缺乏理科知识,对弹道学等完全没有概念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呢?

[甲午战争时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何时爆发?还原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真相

 

我们得去问明朝的戚继光。为什么晚清的事情要问几百年前的戚继光?

因为在火枪技术上,清军可以说是不思进取。周边国家连缅甸和蒙古部落都用上新式燧发枪了,清军使用的鸟枪却一直和戚继光时代用的一模一样。都是属于16世纪欧洲水准的“前装火绳滑膛枪”-------------中国人称呼为鸟枪或者 鸟铳。

俗语说鸟枪换炮,就是指这个。

这枪是下图这样的。

戚大帅对这枪的评价是:这枪原来中国没有,从倭寇那里传过来(日本学自葡萄牙),准确度高,能穿透盔甲,但是现在国内仿造的工艺不好,所以容易炸膛,所以士兵们经常“以双手把持柄后,又用一手点火”。

[甲午战争时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何时爆发?还原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真相

 

明朝清朝可没什么军火管理制度,工匠们为了节省成本偷工减料,都把枪管做得薄得要命,于是开枪后很大几率炸膛,根据鸦片战争时代的记载,很多士兵使用的都是乾隆甚至康熙时代的火枪,这种年纪70,80年的鸟枪比士兵年纪还大,又没什么保养,情况可想而知,而道光年间新造的鸟枪呢,甚至质量还不如康熙时代的。

因为害怕炸膛,所以士兵们开枪时只有尽可能把枪拿得远远的,害怕炸到自己。最后这个因为军工糟糕造成的现象,成了从明朝到清朝火枪兵的共同习惯。

所以清军不会瞄准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几百年来国产劣质鸟铳给他们带来的严重心理阴影。这个心理阴影让他们在甲午战争中,即使拿着的是进口的新式线膛枪,仍然不愿意去瞄准射击。赶快开枪打完子弹,就赶快跑吧!

关键词:甲午战争时间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