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康有为文化节精彩内容:康有为女公子为康同璧,生于1889年,字文佩,罗昌(字文仲,广东宝安人,康有为弟子)妻,广东南海人。早年她移居香港,随其父游历欧美。年十九独行数千里,印度佛寺许为中国女士西游第一人。她擅诗词书画,精研史籍,深通英文。晚年致力于整理康有为遗著,编有《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万木草... |
康有为文化节
精彩内容:
康有为女公子为康同璧,生于1889年,字文佩,罗昌(字文仲,广东宝安人,康有为弟子)妻,广东南海人。早年她移居香港,随其父游历欧美。
年十九独行数千里,印度佛寺许为中国女士西游第一人。她擅诗词书画,精研史籍,深通英文。晚年致力于整理康有为遗著,编有《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万木草堂遗稿》等,1969年8月病逝于北京。
康同璧雅擅丹青,但无人对其绘事做过专门研究,也多不见载于典籍。其实康同璧很早就有画名,早在民国年间出版的《湖社月刊》、《女子世界》、《学术世界》等刊物中,就登载过她的画作多件,可惜传于后世者并不多见。
论者称其画“勾勒精妙,情趣天然,笔法苍古清隽,有深厚的功力”,给予极高的评价。
康同璧工绘花卉,兼擅人物、山水,时人谓其“花卉用笔秀逸,无人间烟火气”,言其超然脱俗,格调不凡。《湖社月刊》刊载有一件她作于1929年的《桐月图》,工整秀雅、清新自然,颇似晚清岭南花鸟画家居巢(1811—1865)的风格,大抵因为康同璧早年生活在广东,对“居派”绘画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所致。
康同璧工笔精细,赋色明艳,典雅秀美;山水画则较为写意,一叶轻舟行于柳岸边,一雅士伫立船头,若有所思。
岸边杨柳依依,远处烟雨迷蒙。文从沈梦感受到,她的画用笔细腻,且透着秀气,颇具文人的笔情墨趣。香港何氏灵壁山房曾藏有她作于戊寅夏(1938年)、款署“宪广世兄雅属,戊寅夏,康同璧作”的《松雀图》,兼工带写,所画松干和松针均一丝不苟,与专业画家相比,未遑多让。
值得一提的是,康同璧画兼多个门类,可看出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但无论哪种题材,文从沈梦均可看出其画风仍然根植于元明清以来的画学传统。又因其为学者、文人,故其画不求闻达于画坛,但求修身养性,抒其怀抱而也,属典型的文人画。
关键词:康有为后人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