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温州男子“陈和西”杀死情人 杀人视频发朋友圈 女子大腿被捅数刀流血而亡 曾5次请求送医治疗被拒

 11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7-01-03 9:07:37
导读: 据都市快报1月2日报道:2015年4月15日,有一组视频和图片在微信朋友圈被人们当作恶作剧纷纷转发,没想到这真的是一起杀人命案。 近日,凶手陈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缓。  微信朋友圈里的两段凶案视频 去年4月15日中午,一个微信名叫“陈和西”的男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两...

  据都市快报1月2日报道:2015年4月15日,有一组视频和图片在微信朋友圈被人们当作恶作剧纷纷转发,没想到这真的是一起杀人命案。

  近日,凶手陈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缓。

 

  微信朋友圈里的两段凶案视频

  去年4月15日中午,一个微信名叫“陈和西”的男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两段视频和一些图片。

  一段视频的时间显示4月14日。视频远处的地上躺着一名衣衫不整的女子,近处一名男子手持尖刀,带着哭腔说“我把我最爱的人杀死了”。

  在另一段4月15日的视频中,一名女子躺在床上,然后传出男子声音——“对不起,已经把你杀死了”。

  案发后,龙湾警方和120赶到拍摄视频的现场,经确认,视频中的女子已经死亡。而视频中的男子仍留在现场。

 

  看着情人慢慢死去

  据调查,视频中的男子姓陈,32岁,温州市龙湾区人。死者阿苹(化名),39岁,重庆人。两人系情人关系。

  奇怪的是,阿苹的刀伤都在大腿内侧,并不致命。她受伤的时间在4月14日晚上,而警方接到报警的时间为4月15日中午11:38。

  中间这么长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归案后,陈某供述,阿苹曾5次向他求饶。但他害怕被抓,都拒绝了。

  第一次求饶:阿苹被捅伤后,陈某把她抱到床上,并躺在她旁边和她聊天。阿苹说痛,叫陈某送她去医院。陈某以“送医院的话就会坐牢”为由拒绝。

  第二次求饶:见陈某不肯送她去医院,阿苹又说叫个土医生来给她包扎一下。陈某又说“这样子事情就会传开来”,没有同意。

  第三次求饶:阿苹陷入昏迷,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她再次让陈某叫医生,陈某还是没有同意。

  第四次求饶:第二天上午10点多,阿苹说要上厕所,当时下床已经很困难,陈某扶她到卫生间,她的伤口在滴血。阿苹说:“快打120救救我,我好冷。”陈某依然说:“我不敢打,我怕坐牢。”

  直到阿苹第五次苦苦哀求后,陈某见她脸色越来越白,知道她快不行了。他这才给母亲和邻居打电话,结果没人过来。

  最后,他拨打了120,此时已无力回天。

  吵架后下毒手

  陈某是有老婆的人,但已经分居几年了。2015年5月,他认识了阿苹,案发前的大半年阿苹都住在他家里。

  阿苹也是有夫之妇,老公在重庆,老家还有个儿子。

  陈某和阿苹的感情似乎很好。案发前,陈某还向朋友打听把重庆户口迁入温州需要哪些手续,他们正在准备离婚和结婚的事。

  陈某原本在杭州帮着家人料理螺帽生意,案发前不久刚刚回温州,准备与阿苹长期生活。

  看似感情正浓的两个人,却因为一点小事酿成惨剧。

  陈某交代说,案发前他曾发现阿苹在网络上和其他男性有联系;案发当晚在朋友家吃饭时,阿苹又和他吵架,让他觉得很没面子;回家后,他发现阿苹反锁卧室房门不让他进去,这些事情累积起来,“当时我很生气”。

  经法院查明,去年4月14日晚,陈某发现卧室房门被反锁后,先后持菜刀和尖刀砍、捅房门进入房间。在卧室,两人对骂,喝了不少酒的陈某捅刺阿苹左右大腿多刀,之后用衣裤对阿苹伤口简单包扎,但不肯送医。

  他把现场照片和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但设置了私密,没有公开。直到第二天中午,他才打电话报警,说自己在家里杀死了阿苹。

  在报警前,陈某特意把朋友圈里的照片和视频公开发布了。他说,这样做只是想给朋友们看看,让大家知道自己杀了心爱的人。

  陈某在微信个性签名上写了这么一句话,“香烟爱上火柴注定被伤害”。

  陈某早些年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

  阿苹父母索赔135万元

  庭审中,陈某的辩护律师说阿苹的“出轨”具有过错。但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和阿苹本来就是“情人”关系,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证实除陈某外,阿苹还和他人保持不正当关系。

  案发后,阿苹的家人从重庆赶来。她的父母要求陈某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35万余元。

  陈某说他没有能力赔偿。

  对阿苹家属提出的赔偿费,法院酌情支持25万元。

  (原题为《女方5次求送医治疗都被他拒绝了》)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