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没环评 没资质 义乌混凝土行业谁监管

 4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法治与社会杂志  发布时间:2017-03-28 10:13:49
导读:近日,本社接读者投诉称:浙江省义乌市的众多混凝土企业没有资质、环保相关手续,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扰乱市场秩序。3月,记者专程赶往浙江省义乌市进行采访。首先来到了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的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副经理叶某告诉记者,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义乌市最早的混凝土企业,相关手续都已齐备。随...

近日,本社接读者投诉称:浙江省义乌市的众多混凝土企业没有资质、环保相关手续,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扰乱市场秩序。

3月,记者专程赶往浙江省义乌市进行采访。首先来到了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的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副经理叶某告诉记者,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义乌市最早的混凝土企业,相关手续都已齐备。随后叶副经理向记者出示了公司的企业资质和环评验收报告。

记者发现,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通过环评验收的是年产30万方的混凝土生产线和技改增加的年产15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线。但据记者观察,义乌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混凝土生产线3条,预拌砂浆生产线一条。

投诉人告诉记者:“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无视环保法规,没有环评就擅自建设预拌砂浆生产线,而且他们的混凝土生产线每年都超量生产”。

义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环评验收年产量为45万立方。而据义乌市政府官网公布的义乌市2016年工业企业五十强预排名(1—11月)显示,2016年义乌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1—11月国地税合计缴税822.18万元。“按混凝土企业缴税比例,义乌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量起码达到60万方以上才会缴这么多的税收。”投诉人说到。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将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义乌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增加预拌砂浆生产线、扩大混凝土生产规模,有没有报批?

义乌市环保局在监察后告诉记者:“义乌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没有审批建设预拌砂浆生产线,经调查后已经立案查处,混凝土生产线扩大规模待调查取证后,将依法处理。”

随后记者来到了义乌市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给记者出示了企业资质证书和环评验收报告。

记者发现:负责人提供的资质证书是义乌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而环评验收报告却是义乌耀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为何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环评验收报告是耀华公司?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远固是用耀华公司的场地进行生产,所以用的是耀华环评验收报告。”

\

远固用的是耀华的验收报告

投诉人者告诉记者:“远固混凝土有限公司不止是套用耀华的环评报告,公司新增的一条生产线也没有做环评,更谈不上环评验收。”

投诉者的说法,记者从义乌市环保局那里得到了证实,2016年4月,义乌市环保局就义乌市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环保审批,擅自从事商品混凝土加工生产,作出义环罚字【2016】005号处罚决定,责令义乌市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罚款38000元。远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在缴纳罚款后拒不履行停止生产的处罚决定。义乌市环保局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义乌市人民法院也于2016年12月6日做出裁定:对申请执行人义乌市环境保护局于2016年4月11日作出的义环罚字【2016】005号处罚决定书书中“责令被执行人停止生产”的处罚决定,准予强制执行。

\

义乌市人民法院裁定书

“扰乱义乌市商品混凝土行业的不止是没有环保手续的‘正规公司’,更多的是没有资质,没有环评的‘野公司’。”投诉者告诉记者。

在投诉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大元村的S310(37省道)省道东阳李宅至义乌青岩刘改建工程工地,只见杂乱的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内,污水横流,直接漫过小小的沉淀池,直接排到了到公路排水沟内。数辆搅拌车等着装载混凝土。

记者跟随一辆驶出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车,只见搅拌车驶离了建设工地,一直开到了廿三里街道麻车塘村,在麻车塘一处旧村改造项目工程工地,搅拌车将混凝土卸了下来。

据悉,S310(37省道)省道东阳李宅至义乌青岩刘改建工程工地上的搅拌站是浙江大成建设集体承建该工程的自供搅拌站,所生产的混凝土不能外供给其他工程项目。

\

污水横流的大成搅拌站

“像大成建设集团这种没有出售商品混凝土资质的‘野站’在义乌有很多,他们没有资质,却将混凝土直接销售给各工程项目,不仅扰乱了义乌市的商品混凝土市场,而且存在着极大的质量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投诉者气愤地说到。

随后,记者将掌握的情况反映给了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在调查取证后,于3月20日,对位于S310(37省道)省道东阳李宅至义乌青岩刘改建工程工地上的搅拌站依法查封。

在投诉者的带领下,记者又来到了义乌市福田接待麻车村,只见村子附近的一块泥泞空地上矗立这一座搅拌站,搅拌站的一旁挖了一口水塘,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在了这口没有任何防护的水塘之中。在随同监察的义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初步检测,PH值严重超标。

在工作人员询问过程中,记者获知,该搅拌站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生产资质,就凭一纸与村委会签订的《临时用地出租协议》,就大肆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混凝土销往各个工地。

\

麻车村搅拌站水样检测严重超标

义乌市商品混凝土“野站”林立,虽然部分被查封,但是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已经流向了工地。那么主管部门有没有监管、补救措施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住建局一位姓王的主任告诉记者,住建局平时只对有资质,有营业执照的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监管,那些“野站”并不在住建局的监管范围内,只要他们生产的混凝土没有流向住建局监管的建筑工地,“都不归我们管辖。”

“混凝土流向旧村改造工地,如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又该如何追责?”记者问到。

“农民旧村改造有他们自己的监管单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也不归我们管。”王主任很坚决的回答记者。

义乌市有多少没有环评、没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又有多少没有任何手续的“野搅拌站”?如果问题搅拌站的问题混凝土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又该如何追责?本社将进一步追踪报道。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