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环保督察组通报辽宁填海问题突出 违法填海被罚款千万元 当地政府又以补贴方式返还

 24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17-07-31 14:18:18
导读:  7月31日上午,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向辽宁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时指出,辽宁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产业结构偏重,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督察组组长李家祥在通报反馈意见时说,近年来辽宁全省大规...

环保督察组通报辽宁填海问题突出 违法填海被罚款千万元 当地政府又以补贴方式返还

 

  7月31日上午,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向辽宁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时指出,辽宁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产业结构偏重,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督察组组长李家祥在通报反馈意见时说,近年来辽宁全省大规模违法围海、填海问题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虽然进行处罚,但基本没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要求恢复原状,也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一罚了之”、“以罚代管”,“由于处罚金额远远低于填海所得,实际鼓励和纵容了违法围海、填海行为,导致海洋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以大连市为代表,督察发现,大连市政府擅自决定由大连港集团启动实施太平湾港区开发建设,截至2016年已累计违法围海1368公顷、填海585公顷;2014年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为建设生命人寿甲醇制烯烃项目,违法填海222公顷。

  此外,2013年,瓦房店市海洋部门对太平湾港区违法填海行为处以1150万元罚款,但当地财政部门随后又以补贴名义全额返还,“纵容企业违法行为”。

  2012年至2015年,庄河市政府实施庄河港扩建等工程,违法填海261公顷。

  督察还发现,辽宁一些地市和部门环境法制意识淡薄。全省大多数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未依法由省政府批准划定。一些地市屡屡突破环境底线上马项目,产业园、工业园、经济园区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项目建设严重威胁水源环境安全。

  “全省179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有各类排污口33个、违章建筑3221处。” 李家祥说。

  省委常委会连续两年未研究环保工作

  今年4月25日至5月25日,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对辽宁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

  督察期间,辽宁严查严处群众投诉环境案件并向社会公开。截至2017年6月底,督察组交办的6991件群众举报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3482件,立案处罚1706件,罚款6928.4万元;立案侦查105件,拘留32人;约谈581人,问责850人。

  然而,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辽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和推进不够。督察发现,有的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谈及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空气质量不降反升,就强调是2013年基数存在问题;谈及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就强调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工作上找差距不够。省委常委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没有研究环保工作。

  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例如,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工业信息化委在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不严不实,2014年制定实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时,将辽阳钢铁、营口钢铁等企业多台在建或未建炼铁设施虚报为建成项目并上报备案。

  督察指出,辽宁省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重视不够,一些长期投诉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特别是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李家祥说。

  以沈阳大辛垃圾处理场为例,该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垃圾渗滤液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多年来累计积存渗滤液超过75万立方米,污染严重,恶臭弥漫,隐患突出,周边群众意见极大。

  由于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滞后,近10年来全市还积存150多万吨污泥存放于祝家地区9个坑塘内,多数未作防渗处理,群众反映强烈。营口市长期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0年来大量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在辽河岸边湿地,垃圾渗滤液已造成周边地下水污染。

  大连市主城区每天约17万吨生活污水直排

  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不力导致辽宁省水污染问题突出。

  2016年辽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13年增加19%,氨氮、总磷浓度比2013年分别上升100%和56%。

  沈阳市由于配套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严重滞后,导致每天约27万吨污水直排环境,110余万吨污水超标排放。

  大连市主城区每天约17万吨生活污水直排,约50万吨污水超标排放,污染问题突出。金普新区每天约4.3万吨生活污水直排北大河、红旗河后入海,影响周边海域水质。锦州市滨海新区每天8100吨污水直排入海,导致海滨浴场水质下降。

  此外,全省179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有各类排污口33个、违章建筑3221处。大伙房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进展缓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成选金尾矿填埋场

  自然保护区内的违法问题在辽宁也较为普遍。

  督察发现,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露天矿坑,被中金黄金辽宁排山楼金矿作为选金尾矿填埋场,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该保护区管理局不仅没有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反而以书面形式提供排山楼金矿矿区不在保护区范围的证明,明显弄虚作假。

  丹东市国土资源部门和大孤山经济区管委会2013年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违法实施农田建设,将约25公顷草地、坑塘湿地开垦为耕地,修建沟渠300余公里、田间道路37公里,涉及保护区总面积达6700余公顷。东港市政府2014年还未经审批擅自在该保护区实验区修建观鸟服务中心,占用保护区3.3公顷。

  此外,2014年以来,朝阳市喀左县龙凤山景区管委会陆续在辽宁楼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毁林占地建设栈道、戏台、水塘、拦水坝等旅游设施,违法开展旅游经营活动。

  盘锦市贮存危险废物总量已接近20万吨

  一些突出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截至督察时,辽宁盘锦市贮存危险废物总量已接近20万吨,仅辽河油田分公司就露天存放含油污泥12.6万吨,环境隐患突出。

  作为全国镁资源主要产地,辽宁长期以来行业准入门槛低、环保治理水平差,镁矿开采和加工冶炼造成区域生态破坏严重,连片污染问题突出。

  “部分镁制品加工污染严重,” 李家祥说,督察发现,营口大石桥市291家镁制品企业的1394座各类窑炉中,近40%未安装除尘设施,环境管理粗放,粉尘污染严重。鞍山海城市116家镁制品企业多数环保手续不全,企业周边黄烟弥漫,群众反映强烈。


关键词:辽宁填海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