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钢何占豪《梁祝》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排练
精彩内容:
点击上方“十分李蕾”一键关注
——李蕾
写《梁祝》那年我24岁,已经很老了。——陈钢这么说。他距离我不到一米,我看见他脸上认真的表情。只要念出这两个名字,梁山伯和祝英台,一群蝴蝶就颠三倒四地往外飞,飞到陈钢和何占豪那儿,它们变成了小提琴协奏曲,那是1959年,俞丽拿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梁祝》,她18岁,长裙子、长头发,瘦得像个竹人。演完了,陈钢躲在侧幕里看,底下一片沉默,十几秒以后,忽然爆发出强烈的掌声,响了50多年,现在有人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以致于2010年,我们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寻找喜欢上海的100个理由,《梁祝》一下子就被网络点出来,明晃晃的,我说不清楚这有什么道理,倒是因此第一次见到陈钢。
陈钢很有样子,这个样子呢也说不大清楚,总是要你一眼看见他就安静下来,有点呆,不知道该离他近一点还是远一点。想起王家卫的电影里,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房东太太漫不经心的腰,裹在旗包里,那双眼睛最厉害,单单只瞟了你一眼,又似乎什么都没看。这个传奇般的腔调,半空中吊着张爱玲笔下又大又圆的月亮,那座城不是覆灭了么?陈钢一说话,一口老老的上海话,那个老上海竟然诈尸般活转过来,弄得我心惊肉跳的。他不说梁祝,说故事。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人称“歌仙”,一生留下200多首歌,有《蔷薇处处开》、《恭喜恭喜》、《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唱歌的人也都是好的:周璇、姚莉、王人美、李香兰,我最喜欢白光,嗓子眼里有一根鹅毛在挠,听得骨头也酥掉。
陈钢儿时与杜月笙邻居,他记得这个男人穿长衫,走进走出,一代歌王陈蝶衣来家里与父亲练习《凤凰于飞》,很多年后,台北举办上海老歌音乐会,陈钢与陈蝶衣的儿子陈燮阳同台,演出最后,全场观众起立,高唱“玫瑰玫瑰我爱你”。那天龙应台请他吃饭,她说小时候过马路,妈妈牵着她的手,总是唱歌给她听,唱的是一首上海老歌,《永远的微笑》,后来妈妈老了,龙应台牵着妈妈过马路,也唱歌,唱《永远的微笑》。这首歌是父亲陈歌辛写给母亲金娇丽的音乐情书,在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背后,金娇丽写着:辛,因为你说喜欢看我张开嘴微笑的样子,所以送这张照片给你。
陈钢精心保存的还有一张李香兰的照片,1992年,他第一次见到李香兰,“她长着法国眼睛,日本人没有那样的眼睛,当年好多人爱慕我父亲,我妈妈就吃李香兰一个人的醋,她太漂亮。”穿过花园饭店的小径,陈钢熬不住问了一句:当年你和我爸爸究竟怎样?李香兰愣一下,说,没什么啊。第二次见面陈钢又问,李香兰想了想,说要是没有你我就嫁给你爸爸了。陈钢说:要是有了你那就不是我了。李香兰送他一本回忆录,叙事绵长,对陈歌辛却只字未提,陈钢问她为什么?她半响不语,说,最重要的都不能写在书里。苍苍的泪就下来了。
录完节目的晚上,陈钢送我一样礼物,是音乐专辑《玫瑰与蝴蝶》,华贵的暗红封底,伏着沉郁的花朵与蝴蝶,他趴在桌上给我签字,笔画天真,像小小树杈一样伸出来,他的头发白得干净,手指也白得干净,这个人是不肯老的,心里放着一座城那么多的爱情和传奇。
1961年,46岁的陈歌辛因饥饿致病在安徽白茅岭农场离世,他生前的愿望,是能得到《梁祝》的总谱,他有一些意见要告诉陈钢,这个愿望到死都没有达成,世界上不会再有人知道,那个陈歌辛修改过的《梁祝》会是什么样,那些不为人知的音符又藏在了哪里。
相关图片:
↑图:何占豪,陈钢和俞丽拿(从左至右)
↑图:陈钢(中)和何占豪
↑图:进口CD:陈钢 何占豪: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布赖纳
↑图:梁祝何占豪 陈钢演奏 - 《梁祝》作者陈钢与何
↑图:股市高手陈钢博客_陈钢_陈钢与何占豪 - 奜訾资
↑图:我国著名音乐家浏览
↑图:丁善德院长(中)指导何占豪(左)与陈钢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