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金猎人》李敏浩、钟汉良、唐嫣吃自助餐 土豪粉赞助奢华惊呆
精彩内容:
父爱如山,毛泽东心坎里的李讷
一清
【导语】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李讷在毛泽东的心坎里,是温馨的诗,是贴心的袄。对其他儿女,因各种原因毛泽东或有欠缺,但对小女儿李讷,他作了爱的全部补偿……
写下这个题目不是要排斥李敏,或者说李敏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不重要,而是因为作者是从“小家”的概念出发,想研究在延安建立的这个“家”于毛泽东的意义。或者说,作为“家长”的毛泽东对家的责任与呵护。
毛泽东与江青结婚是1938年,两年后生下幺女儿李讷。李讷可就成了毛泽东的掌上明珠。此前,毛泽东先后与杨开慧、贺子珍结婚,生下过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李敏等孩子。由于当时的特殊年段和动荡的生活,毛泽东确实没有能尽到做爸爸的责任,或者说没有能像一个父亲一样细心地呵护自己孩子的成长。但是,到了延安就不同了,毛泽东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和安定的环境,已经具备了做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基本条件。
毛泽东确实这样做了,而且也是很及格的一个丈夫和慈爱的父亲。
(小李讷萌萌的表情,十分可爱。)
可以说,毛泽东将自己所有对孩子的爱,全都倾注在李讷的身上。李讷出生时,毛泽东已经四十七八的人了,作为男人,生命中对于情感的体验已经处在一种成熟与升华的阶段,爱与被爱都是一种人生的感受,也是一种责任。这个时候的李讷,于毛泽东就是一种生命真实的延续。
李讷胖胖的,长得很甜美,吸收了父亲和母亲的优点。江青是个很有才气和艺术感觉的知识女性,当时也就三十多岁,也是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时段。以她的艺术素养和母爱的传承,在她的调教下的女儿定然是超出当时延安一般家庭的。所以,李讷小时候的表现,那是所有从延安过来的人都知道一二的,说李讷是延安的红色一号公主,估计不会有人不认可。
很多时候,李讷成了延安高级干部们的开心果,便是政治局会议前后,包括周恩来、任弼时在内的一些领导都很喜欢李讷来上一段《打鱼杀家》之类的京剧清唱。孩子稚嫩的表情,一招一式的“京腔”“京派”,都能引起与会者的开心大笑。孩子所特有的幼嫩和萌态,孩子所有展示的属于那个阶段的魔性与讨巧,绝对让人觉得灵性无比,可爱无双。这个时候的江青总是远远地浅笑着,因为人们开心的笑声里,也有着对她作为孩子母亲的一份肯定,她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孩子的聪慧,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人们对她的认可。而毛泽东总是与其他人一起,乐得开怀,并抱着宝贝儿李讷儿亲个不停。
(父母亲对儿女的爱,李讷所承受的是一个完整家的温馨。)
延安的生活虽然相对较稳定,但是延安毛泽东工作的繁重,也是超乎所有人的想像的。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身边的人看着他无日无夜地工作,总是劝毛多休息一些,但毛泽东不听。也不完全是性格的执拗,而是很多重要的事情放不下,不处理,就可能延误了军政大事。这个时候,说话唯一有作用的,就只有小李讷了。
李讷像个小精灵一样,走到父亲的身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爸爸,散步去,散步去!……爸爸,散步去,散步去!”
孩子的童音,像是沙漠里的一股清泉,毛泽东听着,心也就软了。看着女儿胖呼呼的脸蛋,听着孩子童稚的邀请,甚至还有期待的目光,毛泽东的心都萌化了,他没有理由不放下手中的事儿,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多少年后,李讷回忆这段往事时,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所有细节:
“父亲因为很忙,要他休息,他也放不下手中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休息。看着他太累的时候,大人们就把我推进去,让我去跟他(玩)。小孩去了,他喜欢孩子嘛,就不由自主地跟孩子玩什么的,这样他就可以转移转移了。我记得我最早学说话,有一句话就是:爸爸散步去。我父亲到后来进城还说呢,说你小的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我很小啊,就是两三岁,只能攥着他一个手指头,拉着他去散步。以后我逐渐长大,然后拉着他的两个手指头,然后再拉他三个手指头,然后再拉他整个的手,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小李讷牵着父亲的手,最初只能攥着他一个手指头。)
慢慢长大了的李讷一直享受着父亲的呵护。毛泽东到达西柏坡后,李讷也从颠沛的战争转移中回到了毛泽东的身边,回到了一个真正家的怀抱。下面的一组生活细节,记录了毛泽东与江青之家的温馨:
到西柏坡后,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吃饭了,李讷经常问一些可笑的问题。有一天,正吃着饭,李讷突发奇想问:“爸爸,为什么吃的饭这么香,拉出来的粑粑这么臭啊?”江青说:“吃饭呢,怎么说起臭粑粑来了?吃饭。”毛泽东听罢,哈哈大笑,摸着女儿的头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说明你动脑筋了。这是因为你肚子里有胃肠等消化系统,香喷喷的饭菜吃进肚子里,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把饭菜里的精华吸到身体里去了,供你学习、玩耍、长身体。剩下的渣子呢?就变成拉出来的臭粑粑啦!”
江青“唉哟”一声,李讷则猛笑。
这是毛泽东当时身边的保母韩桂馨的回忆。韩桂馨还看到了另外的一些生活细节,也足可反映李讷在毛泽东心坎里的位置。
(在父母亲的呵护下,在延安众多眼光关注中,李讷慢慢长大了。)
有一次,工作累了的毛泽东放下手中的事,来到院子里活动活动,扭扭腰摆摆手什么的。被李讷发现了。小李讷鬼鬼祟祟地邀来一帮孩子跟在父亲背后,摹仿着毛泽东的样子,又是扭腰又是摆手的。其实毛泽东早就发现了身后的这帮小精灵的动作,只装不知道,并且故意做着滑稽的动作。等到孩子们忘形的时候,毛泽东突然转过身来,吓得孩子们一惊,并随之爆发出幸福的大笑……
西柏坡的生活不是很长,很快就进北京城了,李讷也开始了她在育英小学的学习。此后的寒暑假,极个别的时间里,李讷也同父亲一起到某地休息几天。五十年代初的一次,李讷与父亲同乘一架飞机回北京。因为天气不好,空中气流不稳定。飞机在飞行中颠簸得很厉害。李讷因为很少坐飞机,那次晕机特别严重,脸部表情很难受。毛泽东看在眼里,心里很急很痛苦。飞机降落后,毛泽东走到女儿跟前,搂着女儿,轻轻地跟她说着话,抚慰了好久,这才牵着小女儿的手,慢慢地下了飞机。
父亲的这一份慈祥啊!
……
相关图片:
↑图:毛主席女儿李敏李纳的近况_网上纪念馆,网络纪
↑图:毛主席女儿李敏李纳的近况_网上纪念馆,网络纪
↑图:李纳的儿子近况_李纳 李敏_李纳的现状_李纳_
↑图:李敏,李纳
↑图:1953年,吕厚民为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
↑图:李敏李纳
↑图:与李敏,李纳,毛小青合影16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