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乐评人黄子佼周治平评价许巍
精彩内容:
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在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工作例会上讲话
校长陈坚为江南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中层干部”培训班致辞
2005年8月,江南大学陈坚校长亲自带队访问,全面考察和了解石河子大学,并代表江南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正式签署了《江南大学与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协议书》,拉开了两校援建工作的序幕。
2006年3月,教育部将江南大学列入“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2006月6月,时任江南大学党委书记简大钧带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领导、专家一行访问石河子大学。
十年来,江南大学从顶层设计到精细分工,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到科研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支援合作,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推动了石河子大学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干部挂职
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挂职干部对加强两校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针对性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江南大学共派出五位干部担任石河子大学院长(副院长)。
王洪新2006年6月—2008年6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上任伊始,王洪新就非常注重优秀理念的建立与执行。根据食品学院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明确提出食品学院的科研思路是:以新疆及兵团特色资源为对象,采用高新技术为主的过程和方法,以出高水平成果和开发终端产品为目标,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并且凝练了人才、团队、效率、干部奉公等四大教育理念。 与江南大学协调,加大了青年教师博士深造的力度。教师全部进入科研方向,设立3人以上的课程小组,保证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06、2007年食品学院发表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数量和质量是过去年份的几倍。带领食品学院凝练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五大学科方向,各项事业前进了一大步。在江南大学的带动下,食品学院作为参加单位首次参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与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挂职期间,王洪新连续两年全校处级干部考核“优秀”,维吾尔族同事亲切地称他为“大哥”,期满回校时,石河子大学党委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特意颁发了“三等功”证书。 临走时王洪新满怀深情地说:“我来的第一天,就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屯垦戍边、稳疆兴边’的重任,以及石大作为兵团的一部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到自己早就是石大的一员了,我愿意和大家永远成为朋友。”
曹栋2008年7月-2010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来到石河子大学后,从建设高水平学科的高度,凝练学院精神,提出了“思想道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学科建设发挥特色,争创一流;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质量至上;管理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工作勇于创新,基础应用并重;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6大理念。在食品学院发展上,立足兵团、面向新疆、服务全国、拓展中亚,提出9大学科建设带动战略和10大实施计划。
师资建设方面,2年中送4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博士1名,食品学院1人获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平台建设上,组织申报了新疆特色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自治区批准等。科学研究上,食品学院年均科学研究论文达到112篇,科研经费年均21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4个,成果鉴定14项。加强与企业交流,先后与冠农集团、天富生物技术公司等签署了合作意向,与康龙油脂签订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
人才培养上,获得了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精品课程2门。援疆期间为学生开设食品学科、粮油学科现状与发展前沿讲座,同时还承担了兵团博士基金项目。通过两年努力,到援疆结束时,在石河子大学公布的新跨越计划完成情况年度考核结果中,食品学院在大学17个学院中总分进入前2名,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进入全大学第1名。曹栋在援疆的2年中,每年考核均为优秀,并荣获三等功1次。
援疆结束后,曹栋一直非常关心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发展,“走过万水千山,观潮起潮落,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发展永远是我心中的挂念,祝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祝石河子大学的辉煌随时光而无限延伸”。
杨瑞金2010年8月—2011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上任伊始,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内涵建设抓落实,外延建设搭平台。落实学科发展规划,设立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粮油与植物蛋白加工等五个研究方向(室)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2010年,学院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0年申报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加强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2010年,一名教师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全疆仅此一人;2010、2011年共5名教师申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新疆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特色和能力,提高学院的知名度。组织举办了“新疆农产品-食品加工发展研讨暨工作座谈会”,构建了石河子大学师生与国内顶尖的专家的交流渠道,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杨瑞金说,一年的挂职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收获了友情,自己与新疆、与石河子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四年过去了,一直还在学院的QQ群里,每天看群里的消息,了解学院的最新动态,为学院不断取得的发展感动、高兴和欣慰。
张晓鸣2011年9月—2012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借鉴江南大学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新疆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求及食品学院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合科研团队,调整创建了果蔬加工、畜产加工、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四个研究方向,并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设置为各方向共同参与建设的交叉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并成功申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所属的“新疆食品加工技术科技服务中心”,为新疆食品企业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申报基金14项,获批7项,申报成功率首次突破50%,获批经费350多万。从校外渠道成功申获各类兵团课题6项,国家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大学团队创新项目1项。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成立了青年教师联合会,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举办博士系列讲座。关心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给新生上第一课《专业导论》,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利用晚上时间,到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交流,解答学生疑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作为曾经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普通一员,我将始终关注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所能,加强与学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陶谦2014年3月至今,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2014年春天,陶谦来到石河子大学,用最短的时间听完学院所有老师讲课,详细记录了每一位老师的特点,并结合江南大学相关课程、教师授课方法和学科发展,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会,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授课水平。他还主动承担起《食品工艺学》《饮料概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开阔视野,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参与江南大学开设的暑期夏令营等活动锻炼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为增加优质教师的数量,更好满足学院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需求,参与江南大学为石河子大学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的组织联络工作,推动援疆教师队伍的建设。
此外,陶谦的爱人朴银实老师从江南大学退休后也加入对口支援队伍,承担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女儿陶然受父母影响考入八师中级法院,分配在下野地垦区法院炮台法庭工作。从委派一个人挂职到一家人支援,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石大每一个人。
教师支教
自实施“500名教师支教计划”以来,江南大学先后选派了张国农、徐德平等11位老师到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支教,教授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等14门课程。
刘杰老师义务支教马晓军老师义务支教许学勤老师义务支教朱建津老师义务支教
队伍培养
师资、管理队伍培养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江南大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支持,取得显著的成效。
2005年以来,石河子大学先后有11名老师考取江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有8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还有3名博士在读。
2013年,江南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石河子大学“中层干部培训班”在校开班,课程涵盖大学办学方略的探索与思考、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特色发展之路的主动实践与文化启示、感知能耗与智慧监管、大学发展与干部作为、学院建设的学习与思考、本科生卓越人才培养等多个专业领域。
2015年11月,江南大学—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十周年纪念活动暨教师研修班开班典礼举行。研修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专题报告、教学观摩、教学沙龙、教学对话、文化考察等形式。
李宝坤,2011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专业
姬华,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陈国刚,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毛晓英,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单春会,2015年毕业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魏长庆,2015年毕业于江南大学粮油工程专业
江南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中层干部”培训班
江南大学—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十周年纪念活动暨教师研修开班典礼
学术交流
为更好的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江南大学名师专家纷纷走上石河子大学“名校名师讲坛”等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教授学术讲座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卫教授学术讲座
石河子大学与江南大学联手成功举办中国·新疆(兵团)首届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战略研讨会暨对口支援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国内食品行业精英学者10余名、企业精英20多名,齐聚石河子大学,共谋发展,就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合作展望,就青年教师一对一互助、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签订对口协议,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学生培养
江南大学积极推动石河子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援建的挂职干部、老师积极关心指导学生,参与学生活动,两校在团学干部培养方面也多有交流。2012年7月,双方签订《关于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书》,石河子大学将派遣学生到江南大学的优势专业“纺织工程”学习。今年年开始,采用“1+2+1”的培养模式。2013年,石河子大学将派遣20名的二年级本科生到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学习,学习期限为两学年。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陶谦副院长看望江南大学联合培养学生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团学干部参加江南大学暑期夏令营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团学干部参观江南大学
食品俱乐部活动
走访毕业生单位
新生见面会
体育活动
学生座谈会
江南大学纺织工程学院领导看望联合培养学生
对口支援十周年精彩回顾
对口支援十周年精彩回顾
十年来,江南大学情系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扎实推进每一项对口支援任务。在江南大学的对口支援下,石河子大学在办学层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有力提升了石河子大学办学声誉,为振兴西部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稿件提供:校长办公室(地方服务与合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稿件整理:杨涛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爱母校,从点赞、评论和转发开始!
王洪新2006年6月—2008年6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王洪新2006年6月—2008年6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王洪新
王洪新
2006年6月—2008年6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2006年6月—2008年6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上任伊始,王洪新就非常注重优秀理念的建立与执行。根据食品学院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明确提出食品学院的科研思路是:以新疆及兵团特色资源为对象,采用高新技术为主的过程和方法,以出高水平成果和开发终端产品为目标,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并且凝练了人才、团队、效率、干部奉公等四大教育理念。 与江南大学协调,加大了青年教师博士深造的力度。教师全部进入科研方向,设立3人以上的课程小组,保证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06、2007年食品学院发表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数量和质量是过去年份的几倍。带领食品学院凝练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五大学科方向,各项事业前进了一大步。在江南大学的带动下,食品学院作为参加单位首次参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与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挂职期间,王洪新连续两年全校处级干部考核“优秀”,维吾尔族同事亲切地称他为“大哥”,期满回校时,石河子大学党委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特意颁发了“三等功”证书。 临走时王洪新满怀深情地说:“我来的第一天,就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屯垦戍边、稳疆兴边’的重任,以及石大作为兵团的一部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到自己早就是石大的一员了,我愿意和大家永远成为朋友。”
上任伊始,王洪新就非常注重优秀理念的建立与执行。根据食品学院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明确提出食品学院的科研思路是:以新疆及兵团特色资源为对象,采用高新技术为主的过程和方法,以出高水平成果和开发终端产品为目标,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并且凝练了人才、团队、效率、干部奉公等四大教育理念。
与江南大学协调,加大了青年教师博士深造的力度。教师全部进入科研方向,设立3人以上的课程小组,保证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06、2007年食品学院发表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数量和质量是过去年份的几倍。带领食品学院凝练了“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五大学科方向,各项事业前进了一大步。在江南大学的带动下,食品学院作为参加单位首次参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与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
挂职期间,王洪新连续两年全校处级干部考核“优秀”,维吾尔族同事亲切地称他为“大哥”,期满回校时,石河子大学党委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特意颁发了“三等功”证书。
临走时王洪新满怀深情地说:“我来的第一天,就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屯垦戍边、稳疆兴边’的重任,以及石大作为兵团的一部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到自己早就是石大的一员了,我愿意和大家永远成为朋友。”
曹栋
曹栋
2008年7月-2010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杨瑞金2010年8月—2011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杨瑞金2010年8月—2011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杨瑞金
杨瑞金
2010年8月—2011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2010年8月—2011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上任伊始,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内涵建设抓落实,外延建设搭平台。落实学科发展规划,设立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粮油与植物蛋白加工等五个研究方向(室)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2010年,学院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0年申报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加强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2010年,一名教师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全疆仅此一人;2010、2011年共5名教师申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新疆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特色和能力,提高学院的知名度。组织举办了“新疆农产品-食品加工发展研讨暨工作座谈会”,构建了石河子大学师生与国内顶尖的专家的交流渠道,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杨瑞金说,一年的挂职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收获了友情,自己与新疆、与石河子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四年过去了,一直还在学院的QQ群里,每天看群里的消息,了解学院的最新动态,为学院不断取得的发展感动、高兴和欣慰。
上任伊始,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明确工作思路:内涵建设抓落实,外延建设搭平台。落实学科发展规划,设立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粮油与植物蛋白加工等五个研究方向(室)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2010年,学院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0年申报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加强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2010年,一名教师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全疆仅此一人;2010、2011年共5名教师申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新疆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特色和能力,提高学院的知名度。组织举办了“新疆农产品-食品加工发展研讨暨工作座谈会”,构建了石河子大学师生与国内顶尖的专家的交流渠道,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杨瑞金说,一年的挂职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收获了友情,自己与新疆、与石河子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四年过去了,一直还在学院的QQ群里,每天看群里的消息,了解学院的最新动态,为学院不断取得的发展感动、高兴和欣慰。
张晓鸣2011年9月—2012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张晓鸣2011年9月—2012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张晓鸣
张晓鸣
2011年9月—2012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2011年9月—2012年7月,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借鉴江南大学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新疆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求及食品学院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合科研团队,调整创建了果蔬加工、畜产加工、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四个研究方向,并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设置为各方向共同参与建设的交叉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并成功申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所属的“新疆食品加工技术科技服务中心”,为新疆食品企业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申报基金14项,获批7项,申报成功率首次突破50%,获批经费350多万。从校外渠道成功申获各类兵团课题6项,国家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大学团队创新项目1项。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成立了青年教师联合会,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举办博士系列讲座。关心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给新生上第一课《专业导论》,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利用晚上时间,到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交流,解答学生疑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作为曾经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普通一员,我将始终关注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所能,加强与学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借鉴江南大学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新疆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求及食品学院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合科研团队,调整创建了果蔬加工、畜产加工、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四个研究方向,并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设置为各方向共同参与建设的交叉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并成功申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所属的“新疆食品加工技术科技服务中心”,为新疆食品企业与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申报基金14项,获批7项,申报成功率首次突破50%,获批经费350多万。从校外渠道成功申获各类兵团课题6项,国家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大学团队创新项目1项。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成立了青年教师联合会,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举办博士系列讲座。关心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给新生上第一课《专业导论》,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利用晚上时间,到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交流,解答学生疑惑,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作为曾经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普通一员,我将始终关注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所能,加强与学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陶谦2014年3月至今,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陶谦2014年3月至今,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陶谦
陶谦
2014年3月至今,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2014年3月至今,挂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
2014年春天,陶谦来到石河子大学,用最短的时间听完学院所有老师讲课,详细记录了每一位老师的特点,并结合江南大学相关课程、教师授课方法和学科发展,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会,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授课水平。他还主动承担起《食品工艺学》《饮料概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开阔视野,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参与江南大学开设的暑期夏令营等活动锻炼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为增加优质教师的数量,更好满足学院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需求,参与江南大学为石河子大学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的组织联络工作,推动援疆教师队伍的建设。
刘杰老师义务支教马晓军老师义务支教
刘杰老师义务支教
马晓军老师义务支教
许学勤老师义务支教朱建津老师义务支教
许学勤老师义务支教
朱建津老师义务支教
姬华,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
陈国刚,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毛晓英,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
陈国刚,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毛晓英,2012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
单春会,2015年毕业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相关图片:
↑图:江南大学周治平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图:江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图:2010快男网易网络直通区评委--周治平_网易娱
↑图:周治平-岁月的歌 - 唱片封面欣赏 - 九天音乐
↑图:周治平_独家探班_娱乐
↑图:周治平做客京华茶馆
↑图:周治平_szcpx的相册_poco空间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