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娜《我心永爱
精彩内容:
吴娜在广外取景拍摄电影时的工作照。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
没有化妆,背个简单的挎包,一副大学女生的模样,当这样的吴娜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很难把她跟“新锐女导演”、“目前中国最年轻的女导演”这样的衔头联系上。这不奇怪,因为吴娜并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她在广外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才跑去北影旁听。作为广外学子,7日,她将带来自己执导的首部商业电影———《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母校50周年校庆。吴娜说:“毕业的我给学校交了份作业。”
来广外读书
被开启电影大门
人前的吴娜白皙、文静,她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专业2009年毕业生。吴娜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大学经历给她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
“我刚进学校,是想好好当个老师的。因为老师可以改变别人的心灵,甚至命运。”而让吴娜没想到的是,她的老师,真的改变了她的命运。
“我们当时有一堂电影欣赏课。老师们非常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课堂氛围活跃。有次老师布置作业,可以用英文短片、演讲各种形式来完成。我来了兴趣,就拍了个短片。”那是吴娜第一次“触电”,她的短片只有10分钟,分为三个篇章。故事的开头都是一个女孩被打劫了,却最终演绎出三种不同的结局,一个是爱情片,一个是恐怖片,一个是悬疑。“我的外教老师看了短片后,就跟我说我很有天分,以后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发展。”吴娜说,外教老师特别鼓励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他鼓励我转行,还说,你20年后会感谢我的。”
如果说,中学时的吴娜还缺乏坚持自我的实力,那么大学的她已经有了追求梦想的资源和能力。吴娜开始寻找各类电影有关的课程,广外、华师,只要是有相关电影课程的高校,她都会去旁听,并开始练手拍小短片。因为自己是侗族人,于是不少短片内容就直接取材于自己的侗族家乡。“我来读大学之后,觉得老家和这种大城市的反差特别大,传统与现实,对我冲击特别大。我很想记录些家乡的东西。”2009年,吴娜大学毕业,她没有像同学那样去找份工作,而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北京,开始了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旁听生涯。
去北影旁听
遇到同道中人支持
吴娜经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北影旁听的这段时间,她很幸运地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至于2010年,她就凭借自己写的剧本,首次当上了导演。
她的第一部电影显然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故土、侗族和情感。这部名为《行歌坐月》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侗族聚居地的故事。女主角外表平和静谧,内心实质暗流涌动:日夜思念的侗族小伙回来了,但身边的爱人却不再是她。
因为此片,23岁的吴娜获得2012伦敦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2011年度青年导演特别推荐6部展映影片”等多个国内外影展的肯定。
吴娜的处女作不能说不成功,但因为归类为艺术电影,影响面确实有限。“我不想寂寞,希望我的作品很多人看到。不管声音是怎么样的,你拍一个东西,你总是希望跟人交流。”于是乎,2012年开始,吴娜着手拍了这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
第二部作品取景广外
校长来探班
这部电影编剧导演依旧是吴娜自己操刀,这次她写的是一个少女的初恋故事。“一个高中女孩,一个灰姑娘,她接到情书,故事会怎么继续?”吴娜说,“对于初恋,你以为你奉献的是你最珍贵爱情,但很可能你并不懂爱情是什么。”
这部影片曾在广外取景,校长曾到现场探班。“我们当时找了校友会帮忙联系,我作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其实并不突出,可拍片期间,校友会都是大力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拍摄的两三天期间,校长、副校长都来现场探班,还扛了凉茶慰问剧组,特别让人开心。”
这位才28岁的年轻导演目前挣的钱不多,可她说,很多生活比她好的同学反而羡慕她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年轻的她在影视圈这个大染缸里飘飘荡荡,却始终固守此心,“我碰到的大多数是好人,也有不好的,也有我讨厌的人。但我觉得,你可以去选择跟你喜欢的在一块。你或许不可以选择你要什么,但你可以选择不要一些东西,这没什么不好的。”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通讯员 刘红艳
相关图片:
↑图:军中之花--吴娜 - 居作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图:吴娜 军中百灵飞到甬城·新侨报
↑图:吴娜 - 郁科委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图:吴娜的主页,歌曲,专辑_音乐-音乐你的生活
↑图:总政歌舞团吴娜 - 轻松愉快好心情的日志 - 网易
↑图:军中百灵--吴娜
↑图:总政歌舞团吴娜
↑图:歌手吴娜 - 云山中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