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专访杨虎城将军之女杨拯美 年轻人要多学历史
精彩内容:
张学良、杨虎城是民族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发动了“西安事变”,挽救了中国。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及时中断内战,按共产党红军的能征善战,就算共产党当时的实力相当有限,但蒋介石想在一时半会儿间把共产党剿灭,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内战还不知会延续多久。日本人本来就厉害,国内又忙着打内战,如此下去,中国被灭国,中华文明像世界上其它四个古老文明一样,被灭绝,被断代,绝对是有可能的。
西安事变后,张、杨都受到了蒋介石的惩罚。张学良先被判处10徒刑,后又被改为终身监禁。而对待杨虎城则不一样,西安事变以后,杨被蒋介石撤销了一切职务,解除兵权。
很多人认为,蒋介石对张、杨的处罚是不一样的,对张明显偏轻,名义上是监禁,其实只是限制了一下他的自由而已。虽说空间有限,却给他提供了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让他一直活到101岁。对杨虎城处罚则严厉得多!先是以派他去欧洲考察为名,相当于把他驱逐出国,后来抗战爆发,杨虎城一再要求回国参加抗战,到达香港时,蒋介石把他诱捕,带回大陆囚禁,关了整整12年。并且在蒋介石离开台湾的时候,派毛人凤把他杀害。
很多人还分析了蒋介石对张、杨处理不一样的原因,认为蒋处理张偏轻,是因为张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帮助了蒋,因此蒋记得他的恩情。同时两人又是“拜把子”兄弟,蒋介石看重这份情谊。还有就是张学良与共产党虽然一度走近,但因为张学良之父张作霖杀了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可以说张与共产党有“世仇”,蒋介石断定他们不会太靠近,所以对他很放心。相反,杨虎城对蒋介石并没有恩情,而且作为曾经的冯玉祥的部下,对蒋来说,杨是异己,是蒋需要收拾的军阀之一,再加上杨的亲共,并且还曾申请加入共产党,所以,蒋介石把杨虎城划在敌对阵营里,最后杀掉他。
不过,我这里要给这样的分析唱反调。我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蒋介石是个很信奉权术的大政治家,这样的大政治家,在处理政敌的时候,绝对不会感情用事。并不因为张学良对他有恩,是他的所谓“兄弟”,他就会放张学良一马。同样的,并不因为杨虎城与他有仇,他就要额外地罪加一等。蒋介石要是这样做,他就不可能把民国时期那么多复杂的政治力量整合在一起。
咱们看解放战争期间,所有的军队都是蒋介石在调度,咱们说,这是蒋介石的瞎指挥,所以最终军事失败。其实不然,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国民党那么复杂的军事系统,只有蒋介石才能调得动,蒋介石要是不出面,所有人都会扯皮推诿。这也说明,讲权术的蒋介石,在处理和部下的关系上,是比较成功的。
事实上,西安事变后,蒋对张、杨的处理,并没有情感上的偏向,根据所犯“罪责”的大小,蒋介石对张的处理偏重(监禁),对杨的处理偏轻(驱逐)。之所以有后来杀杨虎城一事,其实与张、杨两人的心态和做法也不无关系。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知道他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他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他还是比较安于他的监禁生活的,琴棋书画,颐养天年。他知道,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做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做一件,已经心满意足了。也就是说,他看得比较开,因此情绪也比较平稳,最后能活到101岁,就是个证明。杨则明显心有不甘。当然,也是因为他并没有把蒋看成是他的上级,所以他并不认为抓蒋是犯上,而蒋介石因此解除他的兵权,不让他抗战,他气恨难平。他觉得他还可以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很多事情。但是蒋介石不让他做,他偏不答应,一定要回国参战。蒋介石这时候诱捕他,其实也是从政治需要考虑的。他当然不想让杨虎城这样一个“动乱分子”跑到他的军事系统里去,打乱他的布局。他认为,这个人如果真到抗战现场去,一定会拼了老命和日本人干,说不定还会投靠到共产党那边,那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而最后蒋介石杀掉杨虎城,那是在他已经完全失败,不需要再掩饰他的感情的时候。一想到之所以最终被共产党撵到台湾,全是因为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所谓恶向胆边生,因此才杀了杨虎城。也就是说,这不过是他在大失败后,一次没有能够控制住情绪外露而已。
蒋介石到达台湾后,他又回归到大政治家的本色,不再让感情外露。对张学良,虽然他肯定恨之入骨,但他对他却一如既往地优待。1960年代,他还同意张学良在狱中和赵四小姐举行婚礼,同意所有的大小官员前往祝贺。正是因为有这样超一流的权术,蒋介石最终在台湾东山再起,重新打造蒋家王朝。
相关图片:
↑图:1949年9月17日 杨虎城被秘密杀害
↑图:杨虎城 被秘密杀害
↑图:杨虎城被秘密杀害
↑图:杨虎城之死 49年蒋介石下野杀他泄愤 4 爱历
↑图:杨虎城一家在渣滓洞遭灭门全过程
↑图:杨虎城 的死因揭秘 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