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思大战彭雪枫
精彩内容:
上世纪初,“东北王”张作霖有14个子女。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张学良。不过,张学良有一位弟弟,更加的出色,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他叫张学思,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张作霖第四子,“大帅府”四公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
张学思于1928年入奉天同泽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北平入私立汇文中学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选择了与其他兄弟姐妹不同的革命道路。
1933年3月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思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获释继续学习,1937年初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受中共组织派遣,曾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1938年10月,张学思由武汉经西安到延安。12月初,张学思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1939年9月,张学思被派往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直属二队任队长。
1940年,张学思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等。
1943年起,张学思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
1946年02月至1948年06月任东北大学校长(1950年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1949年4月,张学思受命创建海军学校,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张学思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为培养更高层次的海军将领,张学思被拟派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苏联方面提出异议,说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不同意接收。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向苏方提出:“张学思在青年时代即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工作。他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成长、经过考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我们党一直很重视对他的培养。”经过周恩来说明,苏联同意了中方的决定。
1958年,张学思毕业回国后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文革”中,林彪一伙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学思逮捕关押。
1970年,张学思病情恶化,周恩来看到张学思的病情报告时,立刻批示:“要告诉医院,设法进行抢救,如果他们力量不够,可以请301或其他医院一块儿进行抢救。”医院领导和医生及时进行会诊并提出多种治疗意见,由于张学思被折磨得病情太重,再加上林彪一伙的抵制阻挠,1970年6月29日,张学思将军含恨离世。
张将军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曾几次在和海军将领谈话中提及此事,非常痛心地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
张学思被迫害致死后,毛泽东、叶剑英指示要认真查清,以便正确处理,周恩来总理几次指示要查清迫害张学思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军委和海军党委给张学思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从“大帅府”四公子,到共和国开国少将,张学思将军成为一代英豪。将军虽逝,但他的名字永远被铭记。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相关图片:
↑图:张学思 开国少将 将军 名人网
↑图:张学思 将军夫人
↑图:张作霖 张学良 张学思 虎城商都
↑图:张学思 图片 互动百科
↑图:张学思
↑图:张学思是张学良的亲弟弟 张学思少将人物介绍
↑图:张学良老校长四弟 张学思 将军的夫人谢雪萍女士
↑图:周恩来与张学思在一起 张学良7个弟弟的人生结局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