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案例: 市民王某于2011年8月向齐某借款9000元,并立下借据一份:“今借齐某现金9000元,月息1分,2012年9月1日前还清。”然而借款逾期后,虽经齐某多次催要,王某一直拖欠不还。到了2013年5月,王某才同意还齐某借款,但在计算利息时二人却发生纠纷,齐某要求按每元每月1分计算,而王某却说按每... |
案例:
市民王某于2011年8月向齐某借款9000元,并立下借据一份:“今借齐某现金9000元,月息1分,2012年9月1日前还清。”然而借款逾期后,虽经齐某多次催要,王某一直拖欠不还。到了2013年5月,王某才同意还齐某借款,但在计算利息时二人却发生纠纷,齐某要求按每元每月1分计算,而王某却说按每元每年1分计算。二人为此闹上法庭。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责令王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齐某借款本金,并自借款之日起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至判决生效为止。
说法:
借条是解决借贷纠纷最关键的直接证据。然而,有些公民因“打条”不规范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例如:在利息约定方面,有的约定不明,有的出借人预先扣除利息,还有点利息约定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界限。在还款时间方面,有的直接就写“年底还清”。在担保方面,有的把“担保人”写成“证明人”或“见证人”,那么在出借人起诉时,选择谁为被告就成了一个问题。除了上述事项,公民出具一份规范完整的字据应做到“十忌”:
一忌空白过大。写字据时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增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二忌大小写不清。有的字据只有小写,没有大写,写的小数点位置不准确;有的数字前边有空格,或大小写不符,很容易被持据人添加数字或修改,并由此而引发纠纷。
三忌不写日期。许多字据由于不写日期,一旦发生纠纷后,对事实真相难以查清,对诉讼时效的确定造成困难,甚至会导致丧失诉权。
四忌用易褪色的笔墨书写。用圆珠笔或其他易褪色的墨水书写字据,当遇到保存不当受潮或水浸时,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并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化学制剂涂抹更改内容留下可乘之机。
五忌找别人代写字据。找别人或对方代写后的字据没有认真地核对内容是否属实,就稀里糊涂地签字盖章,会因此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六忌内容表述不清。有的字据上将“买”写成“卖”,“收”写成“付”、“借给”写成“借”、“尚欠款”写成“还欠款”等等,内容含糊不清。
七忌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有的字据有姓无名或者有名无姓,时间一长,常因对方赖帐而发生纠纷。
八忌使用同意同音字。
九忌印鉴不规范。有的字据是由他人代笔书写、代笔签名,本人只在上面按一个手印,致使发生纠纷时难以认定责任事实。
十忌还款时不索回欠条。有的人在归还别人欠款时,对方称一时找不到欠条,便轻信对方,却不知要其写一张收据留存,事后对方又拿出原欠条索款,从而造成纠纷。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