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隐性福利的产生,有其温床,这就是监督管理制度的混乱,要遏制隐性福利,就须扎紧监督管理制度的“篱笆墙”。公职人员的津贴补贴、福利应有国内统一的明文制度规定,要纳入财政预决算,向公众“晒帐本”,接受阳光监督,严格追究制。重要的是,要把隐性福利纳入集体腐败的范畴,作为新时期反腐的一个重点。鉴于社会分配改... |
隐性福利的产生,有其温床,这就是监督管理制度的混乱,要遏制隐性福利,就须扎紧监督管理制度的“篱笆墙”。公职人员的津贴补贴、福利应有国内统一的明文制度规定,要纳入财政预决算,向公众“晒帐本”,接受阳光监督,严格追究制。重要的是,要把隐性福利纳入集体腐败的范畴,作为新时期反腐的一个重点。鉴于社会分配改革深化的需要,应考虑从法律的角度来治理隐性福利问题。
遏制“隐性福利”泛滥,更需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隐性福利”泛滥,对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形成倒逼之势,唯有缩小贫富差距,增量普惠式的社会福利,才能涵养内生性的内需诉求,为新一轮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周期打下基础。
福利腐败首先表现为一种财务制度,治理福利腐败就应该在强化财经纪律上下功夫,改革预算制度,建立公共预算,使所有单位收入都纳入预算框架,公职人员的全部收入都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以便于监督。尤其对于行政单位。至于某些本该给却没有做出制度规范,或虽然制度做了规定却没有合理确定水平的,应该参考相应的市场水平补上去。
要真正遏制垄断福利,需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从立法上明确把反垄断福利上升到反腐败的高度,对坚持垄断福利的垄断企业要严惩不贷。其次,要强化监督,加强审计。垄断企业的账本只有公开透明,公众才能知道垄断福利有多少,此外监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最后,打破垄断才是治本之道。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垄断福利是依托垄断而孳生的福利,只有打破垄断,垄断福利才能断绝。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