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知识主页 > 民事类 > 合同纠纷 > 正文

法律知识

陕西省对转业志愿兵的工资待遇

 9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腾讯  发布时间:2015-07-22 18:29:40
导读:志愿兵制度在工军史上只实行了21年,特殊的年代,产生了特殊的志愿兵,它光荣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在我军史上悄然走过了,但那些曾为国防事业奋斗的成千上万的志愿兵,他们作为职业军人,没拿国家高额补偿,只是默默无闻地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的贡献给了部队,为了部队彻底改革,最终实现义务兵与士官结合的兵役制...

志愿兵制度在工军史上只实行了21年,特殊的年代,产生了特殊的志愿兵,它光荣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在我军史上悄然走过了,但那些曾为国防事业奋斗的成千上万的志愿兵,他们作为职业军人,没拿国家高额补偿,只是默默无闻地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的贡献给了部队,为了部队彻底改革,最终实现义务兵与士官结合的兵役制度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当时部队改革提干制度,一律不从战士中直接提干,干部要从军队院校中培养产生,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干部培养对象,干部苗子,由于政策提不了干,但正值部队干部不够,急需用人之际,只好把个人利益与荣誉抛在脑后,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不负使命改为志愿兵,代理排职、副连职、助理、参谋、主任等职务,继续服役,尤其是他们在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经受了自卫还击生与死的考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物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作为军人,在部队是训练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无愧于军队,无愧于时代,这铁的实事,是有目共睹的,这短暂光辉的一页也将永记军史--------

目前,昔日的志愿兵绝对大多数已转业到地方工作,幸运的被安置分配到国家政府机关,行政事业没有下岗失业的,他们仍然有较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所不幸被分配到国有企业破产下岗及其他下岗失业单位的志愿兵,他们的工作,生活确实遇到了他们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有资料表明,在部队服役十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上下岗失业的情况更为严重。

第一,年龄偏大,技术单一,身体差,自己求职困难,私营企业根本不要;

第二,长期下岗失业,(有的长达六年以上),家庭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由于没有固定收入,连社保,医保都没有钱买,没有了工作,生活更是没有保障,仅靠原破产单位发给的几千元最多二万多元的买断费,除维持下岗失业这几年的起码生活外,现已经是弹尽粮绝。最低生活保障163元,大多数家庭还得不到,更是无济于事,杯水车薪,绝大多数人仅靠爱人400-500多元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半边户”,双职工下岗的情况更糟。由于中央只有对军转干部下岗再就业的文件,没有提到享受干部待遇的现在下岗失业的志愿兵,有些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管下岗失业的军转志愿兵,有人甚至认为志愿兵只是一群退伍老兵,与义务兵没什么两样,他们还说:“泥鳅就是泥鳅,不是黄鳝,骑马的与牵马的就是不一样等”.当地政府给你们几千的下岗买断费,就算安置你后半身。有些所谓的政治家还出馊主意,散布什么改革就是需要作出牺牲,付出代价,难道他们所说的牺牲,就是要成千上万转业志愿兵与老工人一起买断,转业志愿兵不同与老工人,老工人有房子住、住房公积金、至少有点积蓄,而志愿兵专业到企业连单位业务都来不及学习,屁股都没坐上去,下岗了,企业解散了、破产了。把几十多年来辛勤积累的国有资产天天流进有权人的腰包,私营企业那就更夸张更能忽悠了,安置政策享受后一脚把你踢开,理由是1年合同到期等等,最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国有企业(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企业)不是倒闭或破产企业,政府就不允许出现下岗、失业一说.企业年年招人,临时工、合同工、工程外包、项目扩建等需要大量的人员,可就是无法接受转业干部、志愿兵、义务兵在该单位的存在,对这个群体普遍有仇似的,就是见不上,为了对付该群体,企业出台很多针对性的政策,如:福利待遇应按工龄来执行,偏要按入企、入局时间来享受。所以转业干部、志愿兵、义务兵成了弱势群体,而且多少年来中央政府并未察觉或不去解决。

其实,如果人们认为70年代诞生的志愿兵是军旅中的一枝花,是军中骄子,那么就不应该认为它是一朵昙花,那么过早的被人遗忘。为什么被人们遗忘?.

一是由于缺乏对志愿兵应有的正面,有力的宣传(实际上社会很多人他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志愿兵,他们还只记得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不能不说多少有些偏见和不理解)。

二是志愿兵本身就是一群弱势群体,自身维权意识差,弱势群体容易被社会忽略。

所在希望党中央,中央军委在大力宣传志愿兵的同时,对它的过去应加以肯定,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象关心军转干部那样,更加关注爱护这些下岗失业的志愿兵,虽然他们在编制上不曾是干部,但享受了干部待遇,特殊年代,很多人也是当干部用的,为军队,国家建设牺牲了自己最关键的青春年华,更何况国发(1978)223号文件,至今也没作废。既然文件没有作废,解决志愿兵下岗就业的事为什么还这么难办?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