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骗局一】信用卡消费骗子利用网络电话直接打电话给用户,多人分工,分别假冒银行以及公安局或检察院等单位工作人员,谎称用户的银行卡被复制盗用,涉嫌贩毒、洗钱、走私等犯罪,以冻结账户相威胁,以保护用户账户资金安全为由,要求用户将存款存入安全账户。 新近犯罪分子,在上述的基础上,通过手段升级,会给受害者一个... |
【骗局一】信用卡消费
骗子利用网络电话直接打电话给用户,多人分工,分别假冒银行以及公安局或检察院等单位工作人员,谎称用户的银行卡被复制盗用,涉嫌贩毒、洗钱、走私等犯罪,以冻结账户相威胁,以保护用户账户资金安全为由,要求用户将存款存入安全账户。
新近犯罪分子,在上述的基础上,通过手段升级,会给受害者一个假网站,里面有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照片以及涉及的罪名,让受害者害怕,接着再提出要通过电脑操作核查受害者的资金,叫受害者通过他们提供的假网站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当受害者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后,骗子便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将受害者的钱转走。
【防范“必杀技”】不要轻易相信透露自己的银行信息
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要求你透露银行账户、密码进行“核实”时,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骗局二】“我是你领导”,骗你没商量
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6点左右,市民蒋先生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在电话中问蒋先生是不是下班了,让他明天到其办公室去一趟。蒋先生听对方说话的口气像总公司的领导,当即满口答应。次日上午,蒋先生来到总公司楼下,拨通对方手机后,对方表示正在开会没法见面。之后又说过完年刚上班,要给领导红包,身上没现金,让蒋先生先帮忙垫付。之后,蒋先生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转账3笔,共计被骗12万元。这一骗局已经流行一段时间,并有了升级版——“我是你老师”。
【防范“必杀技”】核实对方身份
刑侦专家表示,不管对方自称“我是你领导”还是“我是你老师”,只要通过自己的途径核实一下对方身份,就不会中招。“其实,在接电话过程中就可以询问‘是哪位领导’,如果对方不能直接、正面回答,那么可以判定就是骗子。”
【骗局三】“淘宝客服”来退款
今年5月,居民刘某在淘宝网购买一皮包,次日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淘宝客服,称殷某在网上买的皮包操作流水出现问题,不能发货。对方要将购买皮包的钱退还给殷某。之后,对方通过QQ发了一个退款网址链接过来,刘某点击进入网站后,按照网站提示输入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取款密码、网银登录密码、银行预留手机号,后发现其银行账户内4万余元被人取走。目前,不法分子不仅冒充淘宝客服,还会冒充京东等其他大型购物网站客服实施诈骗。。
【防范“必杀技”】打客服电话咨询
刑侦专家介绍,破除这类骗局,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拨打购物网站的官方客服咨询。当然,客服电话一定要从官方网站获取,通过搜索引擎搜到的很可能还是骗子电话。
【骗局四】网络兼职刷信誉
今年4月,居民王某在58同城网查招聘信息,发现有人招聘兼职——帮网店刷信誉度,坐在家里就能赚钱。于是,他欣然应聘,按照对方操作提示购买2000元充值卡,对方返还15元。之后。嫌疑人不停地叫王某做任务,要任务全部做完后才有返还。王某在购买3次充值卡汇出7300余元后,没有拿到任何返利,这才发现被骗。
【防范“必杀技”】自己先掏钱的兼职都是假的
刑侦专家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兼职不能都说是假的,但如果要你先掏钱再赚钱,那么这种兼职肯定是假的。
【骗局五】网购低价二手货
今年4月,居民邓某在58同城网上看到一条二手摩托车信息,随即和对方QQ联系。对方自称在广东汕头,可以通过物流将摩托车发过来,价格为6500元,这远远低于市场价。次日,卖家打电话给邓某,称摩托车由某物流公司发过来,已经在物流包装好,让其和物流公司联系。和物流公司联系后,对方以种种理由要求邓某汇款,导致邓某被骗一万多元。
【防范“必杀技”】网购就上正规购物平台
刑侦专家表示,私下交易风险无限,要网购还是得上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正规购物平台,资金有保障、维权也有门。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