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河南资讯 > 郑州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郑州文化路刚修后就现塌陷 塌陷原因:自来水管道漏水

 3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大河网  发布时间:2015-01-05 16:46:09
导读: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大修,郑州市文化路终于修通了,但昨日,却有市民发现刚修好的文化路上却出现了一处塌陷,这也引来了不少质疑,有市民担心文化路会不会步西三环“塌塌不休”的后尘。 昨天记者沿文化路进行走访时,了解到虽然文化路大修工程还未正式完工,但已经有不少市民对其工程细节开始了吐槽。 【爆料】 刚修通的...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大修,郑州市文化路终于修通了,但昨日,却有市民发现刚修好的文化路上却出现了一处塌陷,这也引来了不少质疑,有市民担心文化路会不会步西三环“塌塌不休”的后尘。


    昨天记者沿文化路进行走访时,了解到虽然文化路大修工程还未正式完工,但已经有不少市民对其工程细节开始了吐槽。


    【爆料】


    刚修通的路面上现塌陷


    从去年3月份开始,郑州市文化路开始大修,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整修,如今焕然一新的文化路已全线通车。但在昨天上午,却有市民向东方今报反映称,新修通的文化路路面出现了一处较大的塌陷。


    “新修通的路面就出现了塌陷,会不会是路的质量有问题啊?”报料市民张先生提出担心,未来文化路会不会也像西三环那样“塌塌不休”呢?


    昨天上午10点,记者赶到了文化路与黄河路交叉口,在该路口靠近东北角的路面上记者看到确实出现了一处3平方米左右的塌陷,在塌陷路面的周围,已经有人用围挡等将其围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塌陷呢?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塌陷路面的周围,已经有工作人员钻出了几个大拇指粗的孔洞,对地下的土层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记者留意到在塌陷路面附近还有几名工人正在对该路口附近的几个窖井进行检测。


    “现在具体是啥原因造成的塌陷还不清楚,我们现在也还在进行检测。”其中一位工人告诉记者。


    【回应】


    路面塌陷由自来水管漏水造成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郑州文化路抢修工程项目部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将来黄河路还要修地铁,文化路与黄河路交叉口这块的地面还要再挖开施工,因此,他们在对文化路进行大修时,并未对该路口区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大修。


    “这一块其实并不在文化路的大修范围内,其他路段的路基我们都重新做了,然后又在上面重新铺设了沥青,但是因为以后地铁施工这一块还得再挖开,所以这个路口的路基我们还使用的是原先的老路基,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就是在上面新铺了一层沥青而已。”该负责人告诉记者,1月3号晚上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这处塌陷,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了勘察,随后发现塌陷是由于地下的自来水管道漏水造成的。


    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已经组织工作人员抓紧查找具体的漏水位置,会尽快将漏水口堵住,并尽快将塌陷路面恢复。


    【走访】


    行道树挡住非机动车道通行


    昨天,记者也顺着新修通的文化路进行了走访,发现文化路大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抓紧安装隔离护栏等,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待施工完毕后,相关部门便会组织对文化路大修工程进行验收。


    在记者走访中,也有不少市民提出大修后的文化路虽然档次提高了不少,但是一些工程的细节应该注意下。


    在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向南不远的路西侧的非机动车道上,竟赫然出现了一株大树,市民骑电动车经过时需“挤着”过去。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10多分钟,发现人流量大时,会有个别市民选择从空间较小的树东侧通过。由于树本身有些向东倾斜,而树南侧又有一大块的公交站台向前凸起,将树南侧的空间又压缩了不少,这也让不少市民骑车从树南侧通过时险些摔倒。


    “这明显是人为制造的瓶颈,施工方要是稍微注意下细节就不会这样了。”昨天上午,市民刘先生骑车经过时也险些摔倒,他表示,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该法桐树南侧的公交站台削去一部分就行了。


    【吐槽】


    非机动车道上装隔离柱


    存安全隐患


    不仅如此,昨天在走访中,也有市民提出,文化路大修后,公交站台都设在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行人想要乘坐公交车就需穿过非机动车道,给行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想乘坐公交车,肯定得经过非机动车道,但这隔离栏的口设置得也太小了。”郑州市民陈女士表示,文化路上的公交车挺多的,在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时,公交车不见得都能停靠在公交车站台那儿,人多的时候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到人行道上便需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走上一小段距离才能到隔离栏的出口,这样便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安全隐患。“建议把公交车站台附近的人行道上的护栏调整下,多留些出口或者把出口留得宽一些。”


    同时,被市民们吐槽的还包括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隔离柱。


    记者发现在不少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都已经安装上了直径约20厘米的隔离柱,对此有市民提出安装这些隔离柱的初衷是好的,这样便能防止前些日子出现的一些机动车违规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阻碍通行的事情再次发生,但这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隔离柱安装后,他好几次晚上从这里经过都差点撞到隔离柱上。


    记者手记


    注重细节文化路才能更畅通


    日前,郑州文化路抢修工程项目部召集相关单位和省会媒体,召开通气会并正式宣布文化路全线通车。对于记者采访时发现的细节问题,不知相关部门是否发现。但记者留意到,从文化路修通之日起,市民们对于该工程细节的吐槽就没有间断过。


    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立隔离桩,能有效解决机动车违规停放的问题,相关部门也轻松了不少,但这不得不说是相关部门的一种“懒政”行为,并且也埋下了潜在的危险。细节决定成败,希望相关部门在对该工程进行正式验收前,能多听听民意,对一些工程的细节问题进行有效整改,这样文化路才能更加畅通。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