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蒋介石消极抗日“功绩”实录1、1931年9.18事变,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张学良的30万军队丢失东北大片国土。这是日本开始蚕食中国的起点,也是蒋介石一系列消极抗日政策的发端。 2、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在“不抵抗”政策的主导下,国军一退再退,日军长驱直入。继丢掉东北以后,随着察哈尔、... |
蒋介石消极抗日“功绩”实录
1、1931年9.18事变,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张学良的30万军队丢失东北大片国土。这是日本开始蚕食中国的起点,也是蒋介石一系列消极抗日政策的发端。
2、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在“不抵抗”政策的主导下,国军一退再退,日军长驱直入。继丢掉东北以后,随着察哈尔、热河的相继沦陷,华北地区开始“自治”。大片国土被蚕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3、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给日寇侵华带来可乘之机。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后,蒋介石集团大肆叫嚣“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开始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其手段令人发指。仅仅3年时间,中央苏区遭到屠杀的军民总数就超过600万。吉安地区1933-1936年间,人口从380万下降到190万,赣州地区被杀了300多万,福建省也被杀100多万。30万红军只剩下不足3万人,抗日力量受到极大削弱。
4、国民党自己统计数字表明,抗战期间政府抓的“壮丁”多达1400万,其中一半死在“自己人”的拷打、虐待、屠杀中,比在战场上死亡的380万军队要高出4倍。
5、为阻止日寇的进攻,蒋介石命令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结果淹死数百万无辜的老百姓。黄泛区的人民流离失所,其状惨不忍睹。为了阻敌,国民党军队又在长沙放火焚城,结果敌人没有挡住,数以千计的老百姓却在睡梦中烧死。
6、臭名昭著的“曲线救国”理论,让投敌叛国的汉奸有了“保护伞”。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人数最多时200万,而投降日寇、充当屠杀中国人鹰犬爪牙的伪军,以及各种各样的敌伪武装组织的人数,至少在200万以上。
7、在蒋介石“宁可让国于日本,也不可让国于共党”的卖国思想指导下,终于引发了亲者痛、仇者快、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日本侵略者从此把国民党军队看成“友军”,并相互配合共同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8、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集团借抗战名义发国难财,出现“前方吃紧,丧师失地;后方紧吃,醉生梦死”的战争奇观。抗战结束后,中国是“战胜国”。但战胜国并没有享受战胜国的利益。日本人投降了,其他帝国列强却争先恐后赶来填补空缺。更为遗憾地是,蒋介石集团还在诸列强的威逼利诱下,任凭外蒙古脱离中国而独立!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