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公布一组数据,中国人上班单程时间达55分钟,上班路上时间最长的10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营口位列第七位,上班时间为68分钟。根据此次调查,营口上榜有些意外。对此,发布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大源教授表示,此次调查样本量小,结果多少有些偏... |
近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公布一组数据,中国人上班单程时间达55分钟,上班路上时间最长的10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营口位列第七位,上班时间为68分钟。 根据此次调查,营口上榜有些意外。对此,发布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大源教授表示,此次调查样本量小,结果多少有些偏差,但应引起地级城市早做准备治理拥堵现象。 央视公布十大“堵城” 大调查上榜的最堵的十大地级以上城市分别为: 吉林长春、浙江衢州、重庆、河南周口、云南昭通、湖北武汉、辽宁营口、安徽亳州、福建漳州、贵州贵阳。其中,省会城市只占4个, 剩余均为地级市。 数据显示,中国人上班路上的时间单程达到55分钟,比世界平均水平长 15分钟。全国最堵五大省会城市分 别是长春、重庆、武汉、贵阳、西宁,其中长春人的上班时间长达73.2分钟。 央视报道的这组大数据,展示了中国城市的拥堵现状,其发布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大源教授。 营口上榜 上班时间68分钟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总策划姜诗明表示,这项调查由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通过明信片调查方式,以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样本为基础,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择104个城市300个县作为样本,此次,辽宁省共调查7个城市,营口市回收427份有效问卷。 从这份榜单可以看到,营口位居第七,营口人上班时间为68分钟。 在问卷中,营口人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占23%,30分钟-1小时为30%,1-1.5小时为11%,1.5-2小时为14%,2-2.5小时为12%,2.5-3小时为4%,3小时及以上占3%,在家办公占3%。 其中1.5-2小时比例为14%(全国数据9.2%),2-2.5小时比例为12%(全国数据4.8%),2.5-3小时比例为4%(全国数据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41%的营口受访者通勤工具为电动自行车。 姜诗明说,从数据上看,营口人认同拥堵的比例还是高于其他城市的。 专家:营口发了600份问卷 胡大源教授表示,此次营口作为样本,是由国家统计局随机抽样调查的,在营口发了6百份问卷。“主要是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判 断。” 胡教授说,中国人上班路上的时间达55分钟,略短于日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长15分钟,而美国人的上班时间则只有26分钟。 在中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上班时间要超过2小时,根据全国4亿的城镇人口估算,全国有3000多万人上下班时间长达4个小时。 胡教授表示,城市越大,上班时间越多,城市越堵:县或者县级市为51分钟,地级市为56分钟,省会城市为57分钟,而直辖市则为61分钟。 胡教授认为,城市的拥堵原因之一是市民上班的工具变化,“自行车王国”已成为过去,如今有超过30%的人使用电动车,其次是公交车和地铁,私家车则占到11%。 发布者:调查数据有偏差 相关数据显示,营口市总人口为235.5万人,其中市内站前区和西市区人口数为44万,营口市内有58条营运线路,公交车547台,日发5200个班次,每天运送近20万名乘客,此外,营口市有2316辆出租车,基本能满足市民的出行要求。那么,营口为何上榜? “统计数据多少有些误差,跟样本量小和调查人群有关系。”胡教授说,一个城市发放6百份问卷,样本量小,而且调查人群不是那么全面,“但我们是按数据说话。” 胡教授坦言,其实榜单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拥堵现象。地级市的居民过去3年购车欲望比省会城市居民更强烈,因此,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紧缺问题将会迅速蔓延到 小城市,当地要早做准备和规划,应对交通拥堵现。“谁愿意把时间都花在上班的路上。 |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