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毛泽东为何组建五大野战军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孕育于同国内外敌人的浴血奋战中,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帅下,五大野战军犹如五只雄狮,纵横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所向披靡、锐不可当。那么,当初毛泽东为什么要组建这五大军队呢?... |
毛泽东为何组建五大野战军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孕育于同国内外敌人的浴血奋战中,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帅下,五大野战军犹如五只雄狮,纵横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所向披靡、锐不可当。那么,当初毛泽东为什么要组建这五大军队呢?
适应革命形势划分四大野战军
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国共两党、两军,经过近30年的激烈斗争和厮杀,至1949年初,双方力量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原来的大小、强弱,迅速变换着位置,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1948年11月1日,为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以便更有力地推动全国解放的到来。毛泽东、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规定》指出:“根据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关于战略任务更进一步地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关于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特作统一规定,通令全军一体遵行。”与此同时,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但进入1949年1月,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相继胜利,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队损失殆尽,诺大的北中国实际已成为共产党的天下,蒋介石100余万残军纷纷退守长江以南,这样,我各野战军的作战范围必将突破地域的界限,扫平南冲国、从根本上推翻蒋家王朝已是指日可待。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前以地域命名的野战军番号已不合时宜……
五大野战军正式形成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第一、第二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下辖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共16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共12个军,另加1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毛泽东、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作为直属军委统帅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下辖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共11个军。这样,实际上就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不久(即194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又决定组织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太原前线司令部和以徐向前为书记的党的总前委,统二指挥“华野”各部队。
各有千秋,勇猛威武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是我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第一野战军历经百战,是一支降龙伏虎、所向无敌的强师劲旅。其最初矫健的身影,可追溯到抗日战争的弥漫硝烟、陕甘宁玉石俱焚的战火中……它是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野组建后,在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等著名虎将的指挥下,历经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兰州战役、河西走廊追歼战、宁夏战役和解放新疆以及解放陕南、陇南等著名的大战、血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野战军骁勇善战,是一支素以善打仗而著称、令敌闻风丧胆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解放战争中,在刘伯承、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等著名将领的统帅下,二野各部纵横东西,历经渡江战役、两阳战役、成都战役、滇南战役和昌都战役等重大战役,将中华大地搅得惊天动地。一切强大的敌手,在它面前都似风卷残云般地消散而去。
第三野战军精悍强大,是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中编制最庞大的威猛之师。其前身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它在血与火中成长,在枪林弹雨中厉兵,涌现出了陈毅、粟裕、皮定均、许世友等著名将帅,历经渡江战役、上海战役、长山列岛战役、福州战役、舟山群岛战役和漳、厦、金战役等震撼世人的大战,在与蒋军王牌和锐师的较量中,迸发出了排山倒海、海啸山呼般的巨大威力。
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它是抗战胜利后,以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支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野独树一帜,在林彪、罗荣桓、萧劲光、刘亚楼等一批被称为“猛将”、“怪才”的率领下,从零下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40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历经安新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成为中国人民埋葬蒋家王朝、创立新中国的主要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
华北野战军是一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由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英勇之师。它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部队一部,经编组改建而成的。与其他野战军一样,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解放战争中,它历经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保(定)南战役、正太战役、保北战役等,锋芒所指,所向无敌,以其骄人战绩,令人信服地入列于我军五大野战主力的阵营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