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加坡为何鼓励印度抗衡中国?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16日在接受美国彭博社的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希望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称“印度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希望其在南海的存在和参与能强化信心和促进相互理解”。 黄永宏说,中国需要解释其在南海的行动以及如何遵守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
新加坡为何鼓励印度抗衡中国?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16日在接受美国彭博社的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希望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称“印度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希望其在南海的存在和参与能强化信心和促进相互理解”。
黄永宏说,中国需要解释其在南海的行动以及如何遵守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黄永宏还指出,“我们对印度同行表示,我们受益于其在印度洋的存在和发出的声音,他们如何在印度洋行动由其自己决定。”
作为亚洲重要一员和美国盟友的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就印度在南海和印度洋应发挥什么作用的表态,无疑具有重要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意义。他虽然没有提及中国,但鉴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以及在印度洋日益增强的存在,并是区域唯一与印度存在地缘竞争的国家,因此无疑处处都是在针对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黄永宏的这番话在新加坡重要政治人物中并不孤立。
新加坡首任总理、国父李光耀近期病情恶化,中国媒体对其进行了重磅报道,并赞誉其“致力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报道还援引了习近平评价其为“我们尊敬的长者”。李光耀的“对华友好”,不仅体现于新加坡的正式外交政策,而且体现在他对中国个别领导人的高度肯定上,比如对邓小平和习近平,这也是他赢得中国好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对那些批评领导人的外国人,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了。
尽管如此,李光耀本人仍然与被中国大陆政府孤立的台湾当局以及各种政治人物保持了密切的私人关系,他还多次对台湾进行访问,和他们握手言欢。此外,他在亚洲区域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问题上,抱持与黄永宏类似的观点,他曾经公开请求美国强化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存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最终落实,和他的长期鼓吹和推动不无关系。
李光耀之子、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在此问题上与他的父亲以及黄永宏抱着高度一致的观点,也曾做过类似的发言。李显龙还在其就任总理后,将台湾作为优先于中国大陆的出访目的地,并引发中国激烈的外交抗议,从中可见其内心的政策导向,只不过囿于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现实,不得不在国家正式外交政策上作出理性的选择。
详细铺叙上述背景,旨在说明吸引美国、印度等全球和区域强国强化在亚太重要地域的地缘存在,是新加坡的既定国策,意在以此对区域正在崛起中、发展前景不甚明朗特别是其地缘外交和国防政策暧昧不清的中国形成有力的制衡和牵制,并在必要时对中国进行武力的遏制。
中国近年来在南海和印度洋的积极主动的作为,增进了区域冲突的风险,是新加坡张扬这一国策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的外交言语日益显露霸气。外交部长王毅在就南海政策所做的最近的一次声明中说,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针对也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跑到别人家里去搞“违章建筑”,我们也不会接受在自家院里施工的时候被人指手划脚。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们就有权利做。尽管他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护好南海的航行自由,继续致力于通过直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继续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我们的建设性作用,但很显然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区域利益攸关国,对中国做什么的关注更甚于说什么。
在中国青年网,一组中国南海岛礁扩建最新卫星照公开曝光,包括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华阳礁、安达礁在内的中国南海各岛礁取得积极进展,照片显示,赤瓜礁上的大厦已经成形。观察者网也援引菲律宾媒体的报道予以证实,并称该岛礁已完成功能区的规划。它们都表明有关国家的担心有着直接的事实依据,在此情况下,更凸显了中国外交表态的霸气。
菲国防部发言人加尔韦斯就此声明说,“中国的填海造陆工程会持续引发误判或事故的发生”,呼吁中国停止工程建设。
正因如此,新加坡公开促请印度、美国强化区域存在,实际上也是区域各有关国家的共同心理和主张。东亚区域重要的国际组织东盟在应对南海领土和主权争议时也更加积极。前不久东盟秘书长就指出,南海九段线不合法,南海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使南海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影响了东盟共同体建设,中国应自重。
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根本动力和目标,正是中国在区域愈来愈强大的存在和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针对中国在南海的活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普萨基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在南海争议地区的填海造地与建设活动,加剧了该地区对中国的焦虑情绪,和对中国可能在争议岛礁上建立军事化前哨站的担忧。”
元月份,美国第七舰队海军中将罗伯特?托马斯公开要求日本在南海问题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称美国欢迎日本加强对南海海域空中监视。
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从奥巴马第一任期的空喊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任期的全面落实阶段。美国承诺将在未来将对外军事部署的主力转移到亚洲,并围绕中国结成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西至印度,东边则倚靠韩日,北边笼络蒙古,东盟自不必言,就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成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美国针对中国的外交防范链条已接近全面衔接,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举动具有坚实的国际道义基础,深受区域国家欢迎,就连中国的传统伙伴也在积极或者谋求与美国改善关系,比如越南、缅甸、朝鲜。
中国做好准备了吗?将对抗进行到底?或许,中国全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金砖五国的战略机制、构建亚投行等等战略构想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