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国如何避免前苏联的悲剧

 3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25 15:08:23
导读:中国要不要避免前苏联那样的悲剧 要不要避免重蹈前苏联的覆辙,要不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发生,这听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问题,答案当然是要避免,正面表达对此从来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但事实上,这一问题在中国有巨大的争论,可以说,不了解这一争论,就不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想上真实的一面。争论之一,苏联...

中国要不要避免前苏联那样的悲剧

    
要不要避免重蹈前苏联的覆辙,要不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发生,这听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问题,答案当然是要避免,正面表达对此从来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但事实上,这一问题在中国有巨大的争论,可以说,不了解这一争论,就不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想上真实的一面。
争论之一,苏联解体是不是悲剧
一些中国人认为,苏联解体是空前的历史悲剧。从政治意义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尽管此前中国骂苏联为苏修,但苏联垮台对全世界社会主义的打击仍然是致命的,当此之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垮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还能不能支撑下去,这给中国的执政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从战略层面上说,苏联垮台严重地破坏了全球战略均势,尽管此前中国给苏联扣上一顶霸权的帽子,但事实证明两级世界的战略稳定性要好于单极世界,单极世界新殖民主义猖獗,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时至今日,上述两种来压力仍然是中国所面对的最大外部压力。
苏联解体对中国是悲剧,对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人民也是悲剧。这一解体在前苏联地域内造成了空前的混乱,现如今的乌克兰危机不过是其中最新的一幕;这一解体还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大倒退,除了个别小国之外,绝大多数前苏联国家都因此闹得民不聊生,曾经强大的俄罗斯居然堕落成为产油国或者香蕉共和国之类的资源出口型国家,饱受金融危机与经济制裁的煎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元气重现生机。
但是,另外一些中国人则强烈反对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苏联解体不是悲剧,而是民主自由的一次伟大胜利。他们认为,前苏联体制是极权,代表着黑暗与独裁,而西方则代表着自由与光明,苏联垮台,自然就是民主与自由的一次历史性的胜利,这次胜利解放了苏联独裁统治下的各民族人民,也解放俄罗斯人民,直到此次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他们还在热情地讴歌俄罗斯的民主新生活,就像ISIS战争以前讴歌伊拉克的民主新生活一样。这些人即使不得不承认这的确带来了一些混乱,但也坚定地认为这是走向历史新起点小小不然的一点代价,完全应该的也是完全值得的。
争论之二:中国可否如前苏联那般解体
坚持苏联解体是悲剧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应该全力避免苏联解体的一幕在中国上演,为此甚至可以不计代价。他们认为,如果中国再现前苏联解体的故事,则必将是中华民族民族文明与历史的大倒退,必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历史上的确上演过多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轮回,但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历史条件下,如果中国四分五裂,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见不到有“合”的可能,就像今日之俄罗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可能恢复前苏联空间实现俄罗斯民族的大一统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版的前苏联式解体甚至比前苏联的悲剧还更悲剧,简直等于是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是,反对前苏联解体悲剧说的一些中国人则不同意这个意见。他们认为,现如今中国的政权从本质上说是同前苏联政权乃一丘之貉,前苏联式的解体没在中国实现才是悲剧。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前苏联式的崩溃,不仅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完全契合普世价值的思想诉求,而且也能给中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自由,中国就能迅速融入西方。为此他们大造舆论,说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在当代中国不要宣传爱国主义,而应该宣传普世价值,不要强调什么主权,而是人民生活第一,只要生活好,归属哪个国家,主权属于谁,并不重要。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与西方的一体化与同化,而前苏联式的解体是中国成为西方社会之一员的捷径,比改革开放这等缓慢的进化要干脆痛快得多,也干净利落得多。所以,在当今中国,彻底的或者激进的改革派基本上都属于普世派系,也基本上都赞同把中国推倒重来的前苏联式解体。
争论之三,中国应该迎接还是拒绝
因为存在上述争论,所以在当今中国,迎接苏联式变化和拒绝苏联式变化的都大有人在。欢迎中国发生这等变化的人,盼望颜色革命来到中国,要求中国进行激进的政治改革,呼唤中国式的戈尔巴乔夫,探讨培养塑造这类人物的办法与途径;他们用各种办法限制、削弱执政者的权力,为此不惜工本,不计代价;他们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坚持必须用西方文明对中国来一次彻底的改造。更还有的人干脆盼望“国际社会”的联军能像当年的八国联军一样,来到中国来到北京,给他们带来民主带来自由;拒绝中国发生这等变化的人,则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武器,反对普世思潮,反对中国与“国际社会”融合趋同,甚至反对与“国际社会”接轨,他们不自觉地以高度警觉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对中国那些同“国际社会”关系十分密切的集团与个人高度警惕,所以这些人尽管对高层相当失望,但总是自觉地维护中央的集权与威权,希望通过强有力的内外政策把苏联式的危险摒却在国门之外。
叙述上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说,上述这些东西是当代中国政治上的试金石、分水岭,每一个中国人其具有怎样的政治面目,都在上述争论中暴露无遗;当代中国的一切政治斗争,都围绕上述线索而铺展而延伸;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取决于执政者政策向哪个方面倾斜。
但遗憾的是,有关苏联解体所造就的思想遗产,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中,有关中国要不要避免前苏联那样的悲剧,讨论得并不充分,这一状况,对有些人相当有利,而对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者则相当不利,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