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印尼交出中国亚投行实底:美国白宫竟被中国绝杀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曾说,如果19 世纪属于大英帝国,20世纪属于美国,那么21世纪就属于亚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李世默则认为,世上本没有所谓的“亚洲”。 “亚洲”一词不过指地图上那片被武断划定的地域。如果以文化与历史的一贯性来衡量,欧洲,甚至拉丁美洲... |
印尼交出中国亚投行实底:美国白宫竟被中国绝杀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曾说,如果19 世纪属于大英帝国,20世纪属于美国,那么21世纪就属于亚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李世默则认为,世上本没有所谓的“亚洲”。
“亚洲”一词不过指地图上那片被武断划定的地域。如果以文化与历史的一贯性来衡量,欧洲,甚至拉丁美洲,都是实至名归的。但亚洲却是不存在的。
这也部分解释了中国为什么只用全球视角来看待自己在亚洲的战略地位。但这种全球视角首先又是被美国框定了的——它在几乎任何方面都堪称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
当然,这两个合作伙伴在性质上有根本的差别。目前美国主导着世界,管理着一个将全球事务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内的世界格局——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无一不包。
二战与冷战之后,美国带头建构了这一全球格局,亚太地区也是其中一部分。相较之下,中国的崛起虽然强势,然而从崛起之初到今天成为世界大国,仅过了一代人时间。
中国并不把美国视为敌人,那种普遍的臆测可说是当代最大的误解之一。在我看来,美国也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张力,它们彼此仍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渐趋分解的当下,这种紧张关系大约也无可避免。
世界格局的分解有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已泥足深陷。它既需承受国内矛盾的煎熬,又要担负起过度对外扩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大国的崛起尤其需要注意不能过度扩张,否则在国力出现空虚的时候很难做到收放自如。图为美军大批斯特瑞克战车在罗马尼亚境内出现。驻欧洲美军近一段时间相当忙。借着北约军演的由头,把东欧加入北约的国家走了一个遍,全部都是靠近俄罗斯附近的邻国。目的很明显,就是向欧洲诸国展示美国对抗俄罗斯的坚定决心。
第二个原因则是所谓的“群雄并起”局面所造成的,而中国是个中翘楚。美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值一直在下降,这个趋势也将继续。
按照这个逻辑,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监护人身份将越来越不可靠。与此同时,“并起的群雄”自然都会要求分上一杯羹,这就常常会同当前的世界格局产生冲突。
日本媒体称,美国一定很震惊,因为亚洲各国如雪崩之势纷纷表示将参加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由于对中国军力增长的警戒感在加强,加之亚投行可能增强中国在金融方面影响力,亚洲各国此前被认为对加入持慎重态度。
但实际情况是亚洲各国争相表达了加入的意愿。其中的原因应该不仅仅是亚洲旺盛的资金需求,而是出于对美国主导的金融体制的强烈不满。
3月26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北京同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时表示,“希望亚投行的成立能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重申了对亚投行的支持态度。亚投行的构想原本就是中方领导人在2013年10月访问印尼时提出的。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印尼就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暗生不满。中国或许察觉到印尼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不满,认为其肯定会赞同,所以才选择在印尼发表。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印尼曾向IMF请求支援,但作为条件,印尼被要求放开汇率市场,实施财政紧缩。这相当于将经济大权拱手让于IMF。至今,印尼国内表示绝对不能再次受IMF屈辱的意见依然强烈。
印尼一位商务部高官表示:“与其接受从上至下的严格规定,共享发展机会的金融机构更为人所求。”
尽管印尼国内还残留有反华思想,但正如中国所料,印尼成为成立亚投行的有力推进者。印尼对亚投行的支持背后是对IMF的不满。
亚洲各国多少都对IMF、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ADB)等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心存不满。作为亚洲金融危机的震源地,泰国也曾被IMF强制要求实行财政紧缩,结果导致农村经济低迷。
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他信在2001年选举中大胜,就职总理之后随即减少了从海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同时,他信摒弃IMF的财政紧缩政策,反而加大对农村投入,巩固了自己的支持基础。
在亚洲,越来越多看法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不愿倾听亚洲各国的声音,反而将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强加于人。这些批评的声音甚至开始指向担负着国际金融秩序一角的日本。
世界需要一个全新的银行体系,亚投行就是承接了这一使命!
由于美国和中国的阻挠,日本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成为泡影。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