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好友仗义疏财 董事长赖皮逃债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生意场上“诚信”二字非常重要。可不知从何时起,一股不好的风气竟悄悄在生意场上蔓延,借钱不还当“老赖”似乎还成了一种本事。这名张卫民(化名)老板学历很高,生意也做得很大,他曾跟人借款400万,可临近归还之日,他却突发奇想,想当当老赖——拖着55... |
好友仗义疏财 董事长赖皮逃债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生意场上“诚信”二字非常重要。可不知从何时起,一股不好的风气竟悄悄在生意场上蔓延,借钱不还当“老赖”似乎还成了一种本事。这名张卫民(化名)老板学历很高,生意也做得很大,他曾跟人借款400万,可临近归还之日,他却突发奇想,想当当老赖——拖着550万死活不还。于是,法院一纸司法拘留的决定将其送到了上海市拘留所。来到拘留所后,张卫民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吗?监管民警们又将如何攻破他的心理防线,让其放弃赖账想法,重新做回一名诚信生意人呢?
借款400万
久拖不还愧对老友
张卫民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为那个年代的一名大学生,他的人生应该算是成功的。投身商海后,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集团公司,担任董事长要职。可商海变幻无穷,2011年,他的生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急需400万元现金周转。情急之下,他向自己生意上的伙伴王维金(化名)借款,约定三个月后归还。
可三个月后,张卫民的生意困难依然没有解除,王维金也非常仗义,愿意再给他三个月时间周转,但必须收取2%的月利。张卫民非常感激,两人当下重新签订了借款条,张卫民表示愿意在三个月后连本带息归还王维金424万元。
但三个月后,张卫民依然没有资金归还这笔钱,于是这笔借款就又拖了半年。2013年年中,张卫民与王维金再次就这笔借款订立合同,张卫民表示愿意将自己的二套房产作为抵押,续借王维金这400万,归还日期为2014年年中,借款年利率为24%,每季度结息一次。
还款期限到达后,张卫民的生意终于慢慢走出低谷,初步具备了归还这笔款项的能力。但经历了这场商业风波后,张卫民深深感受到手中拥有现金的重要性,所以他内心很害怕这笔钱如果归还给了王维金,他今后的生意一旦再有什么风吹草动将会很难处理。
“董事长,咱们先别急着还,现在借钱不还的人多了去了,咱们也学学别人,拖拖看,以后等咱们彻底恢复元气了再说吧!”张卫民身边的一些“诸葛们”纷纷开始给他出起点子来。
说实话,当老赖的事情,张卫民还从来没有干过,但看看周围的人,赖钱不还的人还真是不少!想起这二年因为缺钱周转的那股子难受劲,张为民纠结了一阵,终于狠下心来,决定“愧对”好友王维金一次,当一回老赖。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处处躲着王维金:手机关机,电话不接; 碰面就闪,假装不认识; 实在被堵住,就鼻涕眼泪一起下,拼命装可怜。总之,就是一句话:钱,我一定还,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样的次数多了,王维金终于也看穿了他的“小心思”。“400万元,三年时间,连本带息,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如果被他赖掉了,我可就亏大了。”想到这里,王维金再也不肯顾念朋友情分了,他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强制执行
进拘留所失去自由
2014年,王维金一纸诉状,将张卫民告上了法院。经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向:张卫民在一定期限内,分批归还王维金400万元本金、利息、律师费、违约金共计550万元。
拿到法院的调解意向书后,张卫民依然阳奉阴违,继续采取拖延战术,迟迟不肯按期归还调解书中约定的金额。王维金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张卫民被送进了上海市拘留所。
人们常说,自由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意识到他的重要。这句话用在刚入拘留所的张卫民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堂堂一个董事长,昔日在外多么风光,可如今,一进拘留所,马上就得适应多人一间的宿舍生活,拘留所内严格的作息制度也是他极不习惯的。
管教民警王本献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这种不适应,于是开始跟他谈心。
“你来到这里后,你老婆很着急,现在到处想办法想早点让你出去,你知道吗?”王本献问道。
“知道,我从没吃过官司,不要说我老婆,就是我本人,现在心里也急得不行,民警同志,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快点出去吗?”张卫民问。
“只要你尽快执行法院的判决决定,问题解决了,你马上就可以出去啊!”王本献民警和颜悦色地说。
一提到钱,张卫民的眼神就暗淡了下来。反正都赖了那么久了,如果现在马上还,那以前不是白赖了吗?他心理暗暗地想。所以对于还款,他始终闪烁其词,但那种急于想要出去的想法却溢于言表。
一次谈心过后,王本献就发现,张卫民是个很精明的商人,他懂得利害,所以要说服他放弃赖账的想法,必须先跟他讲清法律,让他知法懂法,他才能权衡利弊。另外,王本献还发现,张卫民学历较高,为人比较理性,只要别人说的话在理,他基本都能听得进去。综上,王本献民警判定,只要抓住一个好的切入口,劝说张卫民放弃赖账想法应该也不是没可能。
法官提询
民警攻破心理防线
正当王本献在琢磨如何攻破张卫民的心理防线时,他突然接到通知:法院要入所提询张卫民。难道是法院掌握了什么新的有力证据吗?王本献带着好奇心理旁听了当天的提询过程。
通过旁听法院提询,王本献了解到,张卫民为了赖账,竟然恶意转移了一笔财产。虽然鉴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法院还不能对此次的财产转移马上做出非法认定,但假以时日,等相关证据全部收集齐全后,张卫民一定难以抵赖。王本献心想,原以为张卫民是个明白人,没想到他利欲熏心,竟然打算以身试法:他难道不知道恶意转移财产是会触犯刑法的吗?看来,为了避免让他滑向犯罪深渊,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马上进行!
经过请示拘留所领导,并和周围同事商议,王本献终于制定出了一套非常周详的谈话方案。
这天,他将张卫民叫到拘留所谈话室,假装漫不经心地说道:“张卫民,你在外面的公司应该做得很大吧!”
张卫民一听这话就来了劲,他滔滔不绝地开始向王本献讲述自己当初创业的各种艰难,以及创业成功后的风光。这一番话,让王本献对张卫民又多了一份了解:这个人为事业吃过不少苦,他目前可能还存在为了钱再多吃点苦,扛一扛的心态,所以一定要尽快让他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你手下公司一年的营业额这么多,你现在被关在这里,肯定对生意影响很大吧?这半个月得损失多少钱啊!”王本献装作很可惜的样子叹息道。
“可不是嘛,要是合作伙伴知道我被抓进来了,还不知有多人会取消合作……”说道这里,张卫民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似地,不再说话了。
王本献一看时机成熟,马上趁热打铁地说道:“张卫民,虽然我不是生意人,但你也做了几十年生意了,应该知道做生意要做长远打算的道理。信誉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你为了这500多万元就把自己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信誉给毁了,这真的值得吗?”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卫民一眼。张卫民低下头沉吟半响,才难为情地说道:“其实我也想还钱,只是我的生意现在也不是很好,还了钱,万一我的生意再出点问题,麻烦可就大了,你们民警不懂这生意上的事,艰难着呢……”
看来张卫民拖款不还确实有些具体困难,他的公司这两年元气大伤,他是害怕还了钱断了自己的退路,可是,假如不还钱,他的未来真的会更好吗?这个他恐怕还未必清楚。于是王本献决定再跟他讲讲法律。
“说到做生意,我还真是不懂。”王本献很谦虚地说道,“但是说到法律,恐怕你就没我懂得多了,要不要听我给你讲讲欠债不还的最后法律后果?”王本献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王警官,这个,我还真不是很懂,我想,我又不是真的不还,我只是希望晚点还,法院应该也不会把我怎么样吧?”张卫民试探性地问道。
唉,他果然是心存侥幸心理,看来我非得给他普普法不可。
“张卫民,你知道欠款不还被拘留后,法院接下来会怎么做吗?”见张卫民很急切地看着自己,王本献很严肃地说道,“根据法律规定,欠债不还如果第一次被拘留后依然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会判决欠款人再次执行行政拘留,二次行政拘留仍不执行法院判决决议时,将会对欠款人执行刑事拘留,这些你都懂吗?”
一提到刑事拘留,张卫民额头上就开始冒汗了,显然,他之前并没想到过赖账的结果竟会这么严重。
见此情景,王本献继续说道:“而且你知不知道,你非法转移财产这件事已经触犯刑法了,一旦法院掌握了充分的证据起诉你,到时候等待你的就不只是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了,而是进监狱坐牢,你知道吗?”
“法院搞错了,我其实没、没有转移财产……”张卫民说这话时已经开始有点结巴了。
“有没有转移财产,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我不想跟你争论,我只是想提醒你,法院既然能掌握你转移财产的事实,难道你还担心他们找不出这中间的证据吗?如果你不是存心要去坐牢,我建议你还是尽快主动坦白这件事情,一旦法院找到充足的证据起诉你,恐怕到时候你想坦白也没有机会了。”王本献民警严肃地说道。
“坦白了就真的不用追究刑事责任吗?”张卫民似乎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已经告诉你了,如果不信,你可以让老婆帮你找个律师来问问,我们会安排你会见律师的。”王本献觉得这个时候,律师的话应该比自己更能说服张卫民,于是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明白利弊
坦白申报还款计划
在王本献的安排下,张卫民见到了家属为其聘请的律师。经过咨询,他终于明白,王本献民警所言不虚,如果他继续拖赖下去,等待他的将是一步比一步严厉的处罚措施,而且最终,他很可能会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可不是他这位大老板愿意承受的结果。
在再一次被王本献叫到谈话室后,张卫民的神情看上去已经很沮丧了,但他还是没有主动提及还款计划。于是王本献进一步开导他道:“张卫民,我知道赚钱不易,但对于你这样一家大公司,挣500多万估计也要不了多少时间吧?你想过没有,你进来这几天,你公司损失了多少钱?如果你坚持不还款,一再被法院送到我们这里来,你老婆,你公司的那些高管们,他们还有心思专心搞业务吗,这些损失你都算计过吗?”
仿佛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精明的张卫民在心中仔细盘算完这笔帐后,马上对王本献说道:“王民警,我知道自己错了,请给我一点时间好吗?”
王本献看他语气诚恳,相信他思想上的死结已经解开了,于是答应让他冷静一会。
不久,张卫民再次找到王本献,要求纸笔,坦白写下自己恶意转移财产的违法事实,并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制定还款计划。这可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王本献高兴地为张卫民拿来了纸笔,在张卫民草拟还款计划时,他还从张卫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帮他出谋划策,制定更为切实有效的还款计划,以保证后期能如期履行该计划。
交完前二笔还款计划后,张卫民就走出了拘留所。几个月后,当王本献回访张卫民时,他已经还清了所有欠款。“如今我是无债一身轻,自由的感觉真好啊!”他无限感慨地对王本献说道。
近年来,上海市拘留所按照公安部拓展拘留所管教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的精神,细化拘留所管教工作,成功化解了多起执法难题,为创建平安上海和谐上海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王本献化解张卫民案件的经过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