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伊斯兰国”谋划泛地中海战略分析人士认为,此前曾长期根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近来似乎正在暗地里进行着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除了继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扩张地盘外,该极端组织正在谋划跳出阿拉伯半岛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扩散的泛地中海战略自去年6月,“伊斯兰国”(IS)迅速占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及叙... |
“伊斯兰国”谋划泛地中海战略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曾长期根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近来似乎正在暗地里进行着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除了继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扩张地盘外,该极端组织正在谋划跳出阿拉伯半岛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扩散的泛地中海战略
自去年6月,“伊斯兰国”(IS)迅速占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及叙利亚东部大片领土,现在已有一年,在伊叙两国军队和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持续打击下,“伊斯兰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遭到根本性的重挫,甚至于近期连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
5月17日,“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最大省份——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这是自去年6月伊拉克政府军开展全面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以来遭遇的最大失利。20日,叙利亚中部城市台德穆尔遭“伊斯兰国”攻占。24日,“伊斯兰国”控制了伊叙边境的瓦利德通行站。
25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公开批评伊拉克政府军,称他们“不战而逃”。对于卡特的说法,伊拉克官员不予认同,称失利原因是没有先进武器和空中支援。目前,伊拉克安全部队正在组织大规模反攻与围剿,计划夺回数日前失守的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
与“伊斯兰国”陷入拉锯战
据伊拉克安全部门消息,伊军队及民兵当地时间23日在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激战后,收复了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附近的一个镇。
紧接着,伊拉克军方24日承认叙伊边境的重要口岸瓦利德失守,伊拉克军队已经撤离。现在该口岸已被“伊斯兰国”控制。而位于叙利亚一侧的坦夫口岸稍早前也已被“伊斯兰国”攻陷。
26日,伊拉克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发言人艾哈迈德·阿萨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安全部队、什叶派和逊尼派民兵当天同时在西部安巴尔省和北部萨拉赫丁省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夺回数日前失守的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并肃清位于该两省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目前伊军已切断了武装分子在拉马迪南部的补给线,正在准备解放该市。
在叙利亚方面,“伊斯兰国”于5月20日完全占领了叙利亚中部历史古城台德穆尔,不仅破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还在当地大肆屠杀数百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叙利亚国家通讯社报道,武装人员在这座城市展开“大屠杀”,超过400人遇害,且尸体遭毁坏。遇害者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还包括数十名政府雇员。
报道说,武装人员称这些人与政府合作、不听从“伊斯兰国”的命令,因而把他们杀害。 一些叙利亚人在社交网站上说,台德穆尔街头有数以百计尸体。不过,位于英国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死亡人数低于政府方面发布的数字,最多35人被“伊斯兰国”认定与政府有关联并被处死。死者包括1名妇女和2名儿童。
“伊斯兰国”20日还攻占了巴尔米拉。由于这座历史名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而外界普遍担心当地的历史遗迹将遭受浩劫。
叙利亚总理哈勒吉24日强烈谴责“伊斯兰国”的暴行,他还同时指责西方国家暗中支持“伊斯兰国”,向该组织提供金融和军事援助。他要求国际社会应立即切断“伊斯兰国”的外部支持。
有分析忧虑,由于“伊斯兰国”基本控制了叙伊边境通道,便于极端分子在伊拉克安巴尔省与叙利亚霍姆斯省之间调动人员和物资,清剿“伊斯兰国”武装将面临更大困难。
极端武装队伍迅速扩大
此前,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巴尔扎尼的幕僚长福阿德·侯赛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当前有约20万名“伊斯兰国”极端武装人员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这一人数远超此前美国中央情报局估算的2万至3.15万名。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上月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正分别以每个月增加近1000人的速度在壮大。
据了解,“伊斯兰国”设有专门的军事指挥机构,指挥官中包括大批前伊拉克军队高官。“伊斯兰国”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作战经验、部落关系和军队人脉。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史蒂文·梅茨指出,巴格达迪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有25位主要助手,其中三分之二是前伊拉克军队的军官。
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披露的一份长达31页的“伊斯兰国”建国治国方略手稿显示,“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已经形成一套既定战术:首先,“伊斯兰国”会开设传教中心招募追随者,然后从学员中筛选骨干,让他们回到各自的村落进行情报工作。这些骨干会监控当地的有势力家族人士及反对“伊斯兰国”的组织及个人,搜集地方权力架构弱点等情报向“上级”报告,并绑架或谋杀反对势力领袖,削弱对方反抗能力,再与当地武装分子合作发动大规模攻击。
《纽约时报》援引叙土边境活动人士的话说,每天有运载着大量硝酸铵的货车从土耳其阿卡卡勒口岸去往叙北部“伊斯兰国”控制区,这些硝酸铵都是用来制造烈性炸药。向来与巴沙尔政权不睦的土耳其政府,对边境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伊斯兰国”打而不死的原因
伊拉克、叙利亚政府军和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空军经过接近一年的打击,“伊斯兰国”仍然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上自由地调兵遣将,同时,仍然能够夜以继日地将大量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石油走私到境外贩卖——而这正是该组织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巴格达大学政治系教授阿齐兹·朱布里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空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显然没有尽全力消灭‘伊斯兰国’,其背后隐藏的目的与其战略利益有关,美国似乎并不掩饰其愿意延长与‘伊斯兰国’作战的态度,美方希望借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争拖垮伊朗的实力,借此在伊核谈判上占领先机,并降低伊朗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保持伊拉克战乱不断的安全局势,使美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上受益最大化,这是美国策划的一石二鸟之计。”
巴格达大学政治系教授阿马里也认为,美国希望将“伊斯兰国”的扩张限定在其所希望的区域内,虽然美国不急于彻底消灭“伊斯兰国”,但美国军方和情报人员随时都在对‘伊斯兰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控,以避免其扩张速度超出可控范围,波及沙特、以色列等美国盟友甚至威胁美国本土的安全。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由于伊叙政府军、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伊朗指挥的什叶派民兵和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等相关各方打击“伊斯兰国”的动机大相径庭,难以形成合力,在夹缝之中的“伊斯兰国”并未真正受到关乎存亡的威胁,造成了其“打而不死”的局面。
不过叙境内反对派、叙利亚青年党领导人马希尔·穆尔赫吉表示,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态度仍是一大变量。虽然美国与其海湾国家盟友与巴沙尔政权之间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但他们不会希望“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一家独大,这样势必将引起整个地区更大规模的动荡。
或向欧洲大陆发难
伊拉克分析人士认为,此前曾长期根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近来似乎正在暗地里进行着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除了继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扩张地盘外,该极端组织正在谋划跳出阿拉伯半岛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扩散的泛地中海战略。
近两个月来,“伊斯兰国”或宣称效忠于“伊斯兰国”的极端组织已经先后在利比亚、突尼斯、阿富汗和埃及等国家制造了多起造成大量死伤者的爆炸事件和恐怖袭击。
伊拉克分析人士认为,卡扎菲倒台之后出现政治真空与混乱的利比亚显然已经成为“伊斯兰国”在北非的重要营地,并大有向周边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国蔓延之势,距离北非最近的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半岛和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都可能被“伊斯兰国”作为向欧洲大陆发难的跳板。
此外,直布罗陀海峡和突尼斯海峡一直是难民偷渡的通道,为了威胁欧盟对希腊经济危机伸出援手,希腊政府也曾多次表态将放任大批移民从希腊和土耳其流入欧洲,其中可能包括“伊斯兰国”极端分子。
不过,巴格达大学政治系教授阿马里指出,除了向某些国家的极端组织派出少量训练和指导人员外,由于这些散布中亚、北非和西非国家的极端组织并未能合并成统一相连的实际领土,“伊斯兰国”暂时未能对这些极端组织形成有效的统治和管理及物质和人员支持,这些极端组织对“伊斯兰国”的效忠更多停留在名义层面。
阿马里认为,鉴于目前局势,“伊斯兰国”将继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扩张势力范围,同时将尽可能保存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有生力量,巩固现有地盘、招募更多人员并进一步向这两个国家以外的周边地区扩散。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