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美国会不会和朝鲜和解?美国与朝鲜会和解吗

 9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6-10 13:49:53
导读:为什么美国不会和朝鲜和解?美国要和朝鲜改善关系,就必须拉上这四国一起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一时半会做不到。在没有国际协调的情况下,美国不可能为了和朝鲜改善关系而冒和各国交恶的风险。  最近,美国与古巴和伊朗的关系相继得到改善。继去年年底美国古巴宣布关系解冻之后,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又在刚刚...

为什么美国不会和朝鲜和解?


美国要和朝鲜改善关系,就必须拉上这四国一起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一时半会做不到。在没有国际协调的情况下,美国不可能为了和朝鲜改善关系而冒和各国交恶的风险。
   最近,美国与古巴和伊朗的关系相继得到改善。继去年年底美国古巴宣布关系解冻之后,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又在刚刚结束的美洲峰会上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伊朗核问题谈判则在4月上旬达成了框架协议,在合力打击伊斯兰国的问题上,美国和伊朗也早已心照不宣。这些外交进展的取得,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奥巴马要留下历史遗产,彪炳史册。那么,奥巴马会不会乘胜追击,把下一个和解的橄榄枝伸向朝鲜呢?

  答案是不会。首先,古巴和伊朗能与美国改善关系,是因为他们已经不是美国的威胁,而朝鲜一直不肯弃核。美国封锁制裁古巴是冷战遗留问题,主要是因为古巴当年是苏联的“小兄弟”。自苏联解体以来,古巴失去靠山,经济孱弱,在军事外交无力挑战美国。可以说,古巴早已不是美国的威胁,美国继续制裁敌视古巴更多是出于一种意识形态的惯性。而且在奥巴马上任之后,两国关系已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2009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解除古巴裔美国人前往古巴探亲及向古巴亲属汇款的限制,允许电信公司与古巴签署合同。2012年7月,古巴与美国之间中断50多年的海上货运得到恢复。有这一系列的铺垫,美古关系的改善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

  伊朗现政权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时和美国结下了深仇大恨,不过双方关系恶化根源是伊朗不顾国际社会的劝阻,坚持进行铀浓缩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的推动下通过了四个制裁伊朗的决议,美国还另外出台单边制裁法案,不断收紧伊朗的生存空间。终于,伊朗的经济顶不住了。为了取消制裁,伊朗被迫同意自废武功,将离心机的数量减少2/3,在未来15年内不再建造新的铀浓缩设施,停止浓缩超过3.67%的浓缩铀,并且将这一浓度的浓缩铀持有量从10吨减少至300千克。这一协议的达成意味着伊朗核问题至少在未来15年里已经得到缓解,美国可以放心了。

  而朝鲜在弃核问题上始终不肯拿出实际行动。在2013年2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朝鲜坚称已经跨过了核门槛,要求各国接受这一既成事实,承认其为核国家。近年来中朝关系陷入低潮,中国希望朝鲜弃核,朝鲜坚持不松口。应该说,朝鲜也有和各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但只是在讲一些空话,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打转转,却不肯做出实质性的让步。这样一来,即便奥巴马再想在外交上一鸣惊人,也不可能在没有实质性成果的情况下和朝鲜改善关系。

  其次,朝鲜问题的性质和古巴、伊朗有所不同。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让美国不满,但古巴的免费医疗和一系列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且自2006年以来,古巴已经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美国国内资本正摩拳擦掌要进入古巴。伊朗的神权体制同样让美国不爽,但伊朗是有普选的,其国内的民主化程度在中东名列前茅。这样一来,美国和古巴、伊朗改善关系,就没有那么大的心理障碍。

  朝鲜就不同了。朝鲜国内的民生和人权问题非常严重,很多人缺乏基本的生存保障。2014年2月17日,联合国一个调查委员会发表了朝鲜人权报告,该报告指责朝鲜“存在广泛的、有系统的反人类罪”,认定过去几十年有几十万朝鲜人死于集中营,甚至建议把朝鲜问题提交到国际刑事法院。这一报告震惊了全世界。可以说,朝鲜的体制和很多做法超越了人们能接受的底线,再加上朝鲜不遵守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经常出尔反尔,在美国的眼中,它就成了一个不可接触的另类。美国和古巴、伊朗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尚在正常国家关系范围内,朝鲜问题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除非朝鲜洗心革面,否则双方关系很难改善。

  第三,朝鲜问题不仅仅是美国和朝鲜之间的问题,它还牵涉到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中、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韩、日则是美国的盟国。美国要和朝鲜改善关系,就必须拉上这四国一起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一时半会做不到。在没有国际协调的情况下,美国不可能为了和朝鲜改善关系而冒和各国交恶的风险。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