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国外交丑闻起因 周恩来期间的中国外交特大丑闻

 5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6-22 17:20:21
导读:粗心翻译酿新中国外交丑闻1973年5月7日中午,中国驻希腊大使周伯萍外出归来,在大使馆区看到很多车辆来往,心想是否有什么外交活动,便让翻译回馆查看是否有请帖。翻译回馆后从值班人员那里得到报告,说当天中午科威特大使馆有国庆招待会,只剩下10多分钟的时间了,周伯萍听到报告后,赶紧驱车前往。但其实那个翻译...

粗心翻译酿新中国外交丑闻
1973年5月7日中午,中国驻希腊大使周伯萍外出归来,在大使馆区看到很多车辆来往,心想是否有什么外交活动,便让翻译回馆查看是否有请帖。翻译回馆后从值班人员那里得到报告,说当天中午科威特大使馆有国庆招待会,只剩下10多分钟的时间了,周伯萍听到报告后,赶紧驱车前往。但其实那个翻译在匆忙中并没有看请帖,而那个值班员看到有一张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的请帖,大使的名字叫科威克,便误以为是科威特大使馆。
    当时的周伯萍因为过于匆忙,自己没有按照程序亲自将请帖过目。当他们出了中国大使馆后,就随着车多人多和有警察引路的方向走,鬼使神差般地进了以色列的大使馆。
    当时周伯萍既没有见过科威特大使,也没有见过以色列大使,以为站在门口迎接的就是科威特大使,下车后就和他握手,匆忙中就连挂在门口的以色列国旗都没有细看。此时,站在门口的《纽约时报》记者看到中国大使前来以色列大使馆,觉得非常意外,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对以色列一直不予承认。美国记者便问周伯萍:“来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要承认以色列?”他问的是“这里”,因为读音相近被翻译错误地翻成“雅典”,周伯萍以为这是西方媒体的无理挑衅,便一句话顶了回去。
    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中国大使到场祝贺以色列国庆发了报道。从罗马尼亚大使那里得知事件真相的周伯萍这才如梦初醒,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国际“反华势力”定会以此事大做文章,离间中国与政治盟友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势同水火)。为防止事态扩大,周大使向希腊外交部和各阿拉伯国家解释,此事件系工作失误所致,中国外交政策不变。不久后,外交部要他立即回国。
    周伯萍回国后得知周恩来已经将此事定性为“特大丑闻”。本以为要倒大霉的周伯萍却没有栽倒。在关键时刻,毛泽东救了他。毛泽东在由总理办公室起草、以外交部名义上送的报告中删掉“十分极为荒唐、极为严重的政治错误”,改为“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结果”,并把周伯萍对错误的认识从“较好” 改为“很好”。因此,周伯萍此后不但没有被免职,反而调任驻阿尔及利亚和扎伊尔大使。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