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二战三巨头的一战成人礼一战前夕,海军大臣丘吉尔预言将爆发世界战争,投入到最紧张的备战中,并成为英国首相的热门人选。罗斯福则主张积极参战,加强军事装备。拿流放当家常便饭的斯大林,逐渐成长为一个专门流放别人的铁腕人物。至此,二战时的三巨头完成了一战的成人礼。 (丘吉尔)成功预言世界大战 1911年就任... |
二战三巨头的一战成人礼
一战前夕,海军大臣丘吉尔预言将爆发世界战争,投入到最紧张的备战中,并成为英国首相的热门人选。罗斯福则主张积极参战,加强军事装备。拿流放当家常便饭的斯大林,逐渐成长为一个专门流放别人的铁腕人物。至此,二战时的三巨头完成了一战的成人礼。
(丘吉尔)成功预言世界大战
1911年就任海军大臣时,丘吉尔就断言将会爆发一场世界级的大战,欧洲秩序将重组。丘吉尔以最紧张的状态投入到备战工作,一上任就撤换了一批思维落伍、工作不力的老将领。他仿照陆军部设立海军参谋部,在办公室挂着一幅北海大地图,用小纸旗标出德国海军兵力部署变动情况,经常乘坐皇家海军“魔女”号快艇外出视察部队。
此外,丘吉尔充分注意科技对军队的作用,给新型军舰装配了15英寸大炮替代13.5英寸火炮,并力排众议说服内阁同意以石油作为军舰的燃料。丘吉尔的两大冒险决定,使英国海军在一战中占据重大优势。1915年丘吉尔离开海军部时,原陆军大臣基奇纳对他说:“你永远可以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的海军已经完全做好了战争准备。”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身为世界最强大海军的领袖,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丘吉尔是最有可能登上下一届首相宝座的人。然而,丘吉尔过于爆棚的自信,终于使他栽了跟头。他派遣英国海军陆战队支持比利时保卫安特卫普,但安特卫普很快就陷落了,57名英军阵亡。这次远征让丘吉尔成为笑柄。
1915年1月,丘吉尔批准了海军攻占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急不可耐的丘吉尔懒得说服陆军就让海军出征了,导致阵亡、被俘、失踪、病死者达4.3万人,使英国在战争初期建立起来的威信大打折扣。英国首相和陆军部把责任全推给了丘吉尔。1915年5月,首相阿斯奎斯免除了丘吉尔海军大臣的职务,给他保留一个“不管部大臣”的头衔,即未被指派负责某一个部门的大臣,不用干活,薪水丰厚。1915年11月,丘吉尔赌气般地辞职报名到法国参战。丘吉尔当上了步兵营指挥,很快就赢得了爱戴。
1916年6月,丘吉尔退伍重返政坛。1917年新首相劳合?乔治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军需部大臣。劳合?乔治确实独具慧眼,丘吉尔推动了英国大批量生产坦克筹建坦克部队。这种新兴武器当时并不被各国看好,而丘吉尔的敏锐和坚决使英国又一次抢占技术先机。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当晚,丘吉尔正在唐宁街十号与劳合?乔洽共进晚餐,满大街都是欢呼声,但丘吉尔忧心忡忡。在他看来,德国虽然打垮了,一个新的更可怕的敌人崛起,那就是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从此刻起,他成为坚定不移的反共者,接下来的战略是“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他一定不愿意设想,30年后为了打败德国人,他将和布尔什维克“接吻”。
(斯大林)紧跟列宁平步青云
当整个欧洲大地被一战战火点燃时,35岁的斯大林正在西伯利亚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斗争。这已经不是斯大林首次来西伯利亚,流放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1902至1913年,斯大林至少8次被捕,6次逃出流放地。
1917年,就在斯大林刑期将满的时候,二月革命爆发了,沙皇被推翻。政治犯们如英雄般凯旋,斯大林回到《真理报》担任编辑工作。斯大林一发表文章就站错了队,不顾列宁立即停战的强势号召,屡次在报纸上支持俄国大一统,要布尔什维克同列宁的死敌左翼孟什维克联合起来。
1917年3月下旬,列宁即将从瑞士回国,斯大林这才醒悟,紧跟列宁才有前途。斯大林以出色的文笔,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阐释列宁的理念。列宁看中了这根笔杆子,亲自提名斯大林进党中央。1917年5月开始,斯大林成为第一届政治局常委,与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并列为布尔什维克的四领袖。
马拉松似的麈战,使俄罗斯军民不堪忍受,布尔什维克的停战和分田地口号深得民心。1917年秋季,列宁感到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到了。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得了苏维埃的权力。列宁成立政治局以便领导起义,斯大林名列其中。十月革命爆发前的那几天,列宁并不在斯莫尔尼宫,以免引起警察的注意。斯大林的任务是在列宁和斯莫尔尼宫之间充当传声筒。一旦起义失败,斯大林还将负责列宁的安全撤离。
十月革命带来的喜悦非常短暂,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快受到帝国主义重重围攻,整个俄国都是战场,口号也变成了“一切为了前线”。城市陷入空前的粮食危机。1918年5月,斯大林被任命为俄罗斯南方粮食事务领导人,到察里津征粮。察里津的富农不愿意把粮食无偿交给布尔什维克,斯大林用枪毙和放火解决了这一难题,以极其高效的方式挽救了苏维埃的燃眉之急。
当察里津陷入重围后,斯大林担当了军事指挥。察里津征粮行动及保卫战争,使斯大林第一次在政坛刷出存在感。如果说十月革命中他还是个微不足道的跟班,那么在随后的3年国内战争中,刚猛的斯大林才现本色。
为了应对党内骚乱,列宁将擅长组织工作的斯大林任命为党的总书记。1922年底,重病中的列宁口述一封《给代表大会的信》,其中涉及斯大林:“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迫近生命终点的列宁,已无法控制他的身后事。
(罗斯福)积极筹划准备战事
1913年,30出头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海军副部长。一个年轻的海军领导人刚刚上任,就赶上世界大战,他怎能不跃跃欲试。然而,时任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中立作为赢得选民支持的主打牌,并于1914年8月发表中立声明。罗斯福对此很不满意。他屡次建议总统设立国防委员会,加强军事装备,甚至提出实行普遍兵役制,增加现役军人数量,为战争做好准备。威尔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罗斯福索性自己动手筹备起来,默默加强海军的人力和物资,利用训练军官的机会鼓励参战。
1915年至1917年3年中,罗斯福无时无刻不在致力于扭转和平主义。1917年初,处于被动中的德国海军开始攻击同盟国之外的所有船只。威尔逊退无可退,只得宣布召回驻德大使,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4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对德宣战决议。在一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终于凑上了热闹。罗斯福建议在苏格兰和挪威之间设置水雷网,这里是德国潜艇的必经之路。由于耗资巨大,英国和挪威都认为美国人多事,不予配合。在罗斯福的不断施压下,1918年春水雷网终于开工,直到战争结束这项工程还没有完成,但击沉了几艘德国潜艇。
值得一提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叔叔、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坚定的参战主义者,他把4个儿子都送上了一战战场,最小的儿子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牺牲。西奥多鼓动富兰克林辞职入伍。富兰克林确实很想亲历沙场,但海军部不肯放走这个能干的副部长。为了弥补遗憾,富兰克林?罗斯福争取到机会,代表美国海军到协约国巡回商讨作战问题,并视察各地的美国舰队,以便能到战场上过过干瘾。1918年7月,罗斯福如愿到了战事最激烈的敦刻尔克前线,途中每次受到小规模攻击都让他兴奋异常。
欧洲之行让罗斯福坚定了从军的信念,可惜身体不争气,回国途中他感染严重肺炎,到纽约时只能让人用担架抬下船,等他花一个多月时间养好病,已经没有什么仗好打了。没能上战场是罗斯福的终身遗憾。
后来,罗斯福的母校格罗顿学校准备为参加一战的校友建纪念碑。罗斯福竟然写信给负责人说:“虽然我没有正式入伍,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名字应该列在第一批服兵役的人员表中。我在欧洲考察了大家服役的情况,还亲临战场领导了海军的战斗工作。”在极力争取下,罗斯福终于让自己的名字上了纪念碑。
1914至1918年是欧洲的噩梦,却是美国的黄金时代。这场战争成全了美国,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战争也成全了罗斯福,为其日后担当总统和三军统帅迈出了第一步。尽管不久之后他将坐上轮椅,注定终身不能征战沙场,但这不会妨碍他成为永载史册的战时总统。
(延伸阅读)一直在越狱的戴高乐
二战时“自由法国”的领导者戴高乐童年时就向往成为一名军人。1909年,他考入圣希尔军校,1912年以第13名的成绩毕业,并被授予少尉军衔,得到了“一个未来的优秀军官”的评语。
少尉戴高乐来到法军第33步兵团,在后来成为法国元帅、维希政府总理的贝当上校手下供职。他们的友谊保持了很长时间,直到二战期间变得完全对立,双方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法国。
1916年3月,已成为上尉的戴高乐在法国东北部指挥一个连队作战时,身中毒气而昏迷。贝当把他列入阵亡名单,并向他追授一枚十字勋章,赞其“在各方面均是无与伦比的军官”。但实际上,从昏迷中醒来的戴高乐与其他数十万名法国军人一样,成了德国人的战俘,与未来的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成了狱友。
与一些暗自庆幸能借当俘虏之机远离战争的人不一样,戴高乐不愿听凭命运摆布,全身心地沉迷于越狱计划。他曾先后5次试图越狱,但均以失败告终。
据他的儿子回忆,戴高乐本来特别讨厌干手工活,但当时由于一心一意想逃跑,他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仅仿造钥匙、伪造通行证,还把军服染成另外的颜色,拆墙砖、锯栏杆,所用工具材料都只是吃剩下的罐头盒。
很快,戴高乐成了德军战俘营中的“越狱惯犯”,累计被罚在“黑屋子”里关禁闭长达4个月之久。在不越狱、不关禁闭的“闲暇”里,戴高乐以德文报纸为材料努力学习,最后居然精通了德语。他还自告奋勇给狱友们讲授战略学,与他们交流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意义。不过更多时候,他们是在交流如何越狱。
直到一战结束前,戴高乐也没能逃出战俘营,但他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1918年11月,他又因两次试图逃跑而被加判120天监禁。不过恰好这时停火协定签署生效,战争结束了,被关押了2年零8个月的戴高乐,这才光明正大地走出德国南部地区战俘营的大门。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