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共争夺东北的三次较量早在日本败局已定、还未投降之际,国共双方就已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大地。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惟一一个有着完整工业布局的区域,也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无论双方谁在东北站稳脚跟,在将来争夺全国的斗争中都会极为有利。 (第一张牌)国共分别派出张学铭、张学思 ... |
国共争夺东北的三次较量
早在日本败局已定、还未投降之际,国共双方就已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大地。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惟一一个有着完整工业布局的区域,也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无论双方谁在东北站稳脚跟,在将来争夺全国的斗争中都会极为有利。
(第一张牌)国共分别派出张学铭、张学思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内让张学良率兵回师东北的呼声很高。张家父子在东北经营多年,势大根深,如果让张学良率旧部回师东北,东北局势可尽在掌握中。但蒋介石担心张学良复出后会放虎归山,失去控制。
正在蒋介石左右为难之际,中共向蒋介石提出了建议,请张学良回东北执掌大局。这个提议让蒋介石疑虑顿生,彻底否定了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并将张学良秘密押送台湾。同时,蒋介石还是亮出了张家的另一张牌——张学铭。
张学铭是张学良的同母兄弟,从政多年,在东北上层人士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蒋介石特意任命张学铭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室中将主任等职务,期望利用张学铭的知名度打开接收东北的局面。
西安事变后,东北籍人士备受欺压,8年的冷落早已令张学铭心灰意冷。而蒋介石委任的3个职务,都离不开“参议”二字,让张学铭看到任命背后的不信任。所以,张学铭拒绝了蒋介石。
与此同时,中共也打出了张家另一张牌,那就是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张学思早在1933年就加入了共产党,被派回沈阳后,不满30岁的张学思被任命为辽宁省主席兼任辽宁省军区司令。年纪轻轻便委以重任,足见中共对其的信任与重视。
张学思上任之后,发表了《告东北同胞书》。他利用张家的旧关系,筹钱、筹粮,安定地方人心,迅速赢得了东北群众的好感,为中共接收东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国共两党借用张家影响争夺东北的第一轮较量中,中共赢得了第一局。
(第二张牌)国共分别派出张学良旧部
国共双方为了在东北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地位,在第二轮较量中,分别打出了张学良旧部——原东北军将领这张牌。
张作相是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的重臣。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想到了在东北社会威望很高的张作相,邀请他重回老家任职。但令张作相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只给了他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灰心至极的张作相,也只不过是在任上得过且过罢了。
马占山,原东北军的高级将领,颇负盛名的抗日英雄。抗战胜利后,马占山回沈阳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还特意制作了一面写着“民族英雄”的锦旗赠送给他。由此可见马占山在沈阳人气颇高。
照理说,蒋介石应该特别重用马占山。然而,蒋介石只安排他当剿匪副司令。在当时的一大堆东北剿总副司令中,排在前面的都是蒋介石的嫡系。相比之下,马占山位置最低,权力最弱。
可笑的是,蒋介石为了笼络马占山,给他配备了一个很能装点门面的卫队,清一色的美式军装、美式头盔、美式冲锋枪,表面看着挺威风,可用马占山的话说,我这个副司令也就管这么一个卫队。
中共方面起用的是原东北军将领万毅和吕正操。万毅18岁就投入东北军,做过张学良的少尉副官,1938年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在进军东北的人选上立刻考虑到这支原东北军的部队。于是,中共中央任命万毅为纵队司令,率领共4个团,开赴东北。万毅到达东北后,林彪马上委以重任,让万毅出任四野中绝对主力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的政委。由此可见当时中共高层对万毅的重视。
与此同时,原东北军出身的吕正操在1945年10月也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当时的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司令,全权负责东北的铁路运输。东北铁路网事实上在张家时期就已经建设完善,好多技术工人都是那时候的老人。吕正操充分利用自己曾是张家人的特点,和铁路上的人搞好关系,把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在第二轮中,国共双方不约而同打出了原东北军将领的牌,结果,原本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又输了。
(第三张牌)国共分别派出东北籍知名人士
东北籍社会知名人士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社会力量,他们在东北各界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国共两方面在第三轮中分别打出了与张家关系密切的东北籍社会知名人士。国民党方面派出东北元老级人物莫德惠,共产党方面则派出了高崇民。
莫德惠早年因协助张作霖吞并吉林而声名鹊起,一直是张作霖的智囊型人物,在东北享有很高的威望。即使在西安事变后,东北籍人士在民国政坛日渐消退的情况下,他也保持了较高的政治地位。重用莫德惠,按理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可实际情况呢?1945年10月,蒋介石任命莫德惠为东北宣慰使。做了14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在那个物价飞涨的年代,需要的不是什么宣慰使,而是实实在在的温饱。蒋介石量材用人的本事没有,浪费人材的能力却实属一流。
反观中共方面的高崇民,早年在西安时是张学良的心腹,是张学良的幕僚机构——设计委员会主任。被共产党派回东北后,即担任了安东省主席,主持一方大权。一个宣慰使,一个省主席,无需多言,国共双方的高下立见。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