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证明,对抗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途径分析人士警告存在发生误判可能的朝韩“木盒地雷”危机,8月25日陡然峰回路转,朝韩双方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达成了6项协议,将双方从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拉了回来,而且使周边及世界上关心半岛局势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又落了下来。这次协议的达成具有里程碑式的... |
历史证明,对抗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途径
分析人士警告存在发生误判可能的朝韩“木盒地雷”危机,8月25日陡然峰回路转,朝韩双方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达成了6项协议,将双方从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拉了回来,而且使周边及世界上关心半岛局势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又落了下来。
这次协议的达成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这不单是指协议本身的内容而言,而且是指朝韩双方高层在此次危机发生后的迅速反应。20日下午在朝韩西部边境,韩方以朝方向其发射一发炮弹为由向朝发射数十发炮弹,21日下午朝方人民军前线联合部队进入“战时状态”,两天之内,双方的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但到了22日,为管控危机,朝韩双方分别派出直接代表国家元首的高级官员在边界地区的板门店进行对话,商讨缓和紧张局势和化解冲突的措施。经过三天马拉松式的谈判,终于在25日凌晨达成协议,双方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半岛南北关系迎来新的转机。
人们普遍认为,隔开朝韩两国边境的“三八线”,被外界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军事化程度最高、最具紧张状态的一条分界线,由于分界线两边聚集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因此经常会发生一些不确定的摩擦和冲突,如果类似这样由高层直接出面应对危机的办法能够制度化和程序化,将能在今后有效缓和边界的紧张局势,进而为两国的和平相处打下基础。
此次冲突就是由一起偶发事件引起的。朝韩两国的边界是按照北纬38度线划定的,到过边界的人都知道,除了在板门店地区两国以一条穿越谈判室的直线划界,分开两国领土外,在其它地区边界线会经过许多高山峡谷,因此双方的边界蜿蜒起伏,并不总在一条直线上。双方在边界沿线划出了一片缓冲区,在期间架设铁丝网、设置障碍、并埋设了地雷。本月初,两名韩军士兵在分界线附近巡逻时被地雷炸伤,韩方指责这种木盒地雷是朝方故意埋设的,在要求朝鲜道歉未果的情况下,重启了已经停止11年的边境对朝大喇叭广播,最后导致了相互指责和炮击,制造了2010年天安舰事件后两国军队最紧张的一次对峙。
在朝韩双方达成的6项协议中,有3项是针对具体事务性的,分别为朝方对地雷爆炸炸伤韩国士兵一事表示遗憾,同意解除“准战时状态”,及韩方同意停止军事分界线一带的全部对朝扩音喊话,另外3项则涉及朝韩两国间的交往,分别提到尽早举行政府间会谈,以中秋节为契机举行北南离散家属团聚活动及在多领域开展民间交流的内容。这说明,从朝韩两国领导人的角度出发,内心都希望和平相处,并不像外表表现出的态度强硬,随时准备兵戎相见的样子。这6项协议的达成,对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朝韩两国及真心希望半岛和平发展的中国来说,真的是一个令人宽慰的好消息。
朝鲜战争结束已经六十多年了,对于那场惨烈战争的是非恩怨,主要的当事方朝鲜、韩国、中国、美国站在不同的立场,各有不一样的解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条恐怕各方都会予以承认,那就是通过那场战争,证明使用战争手段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有效途径。
70年前,随着二战结束,被日本长期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被人为地从北纬38度线一分为二划为北南两个部分。双方在政治上严重对立,互相指责,逐渐积累起不信任甚至仇恨,并且经常发生摩擦和冲突,各自的领导人也都有通过战争统一整个半岛的想法。朝鲜战争爆发的初期,北方军队先是将分界线从三八线大幅度向南挺进,经过几次战役,几乎将南方军队逼迫到半岛的最南端。但随着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支持,形势发生了逆转,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大幅度向北逼进,迫使北方军队撤退至半岛的最北面,接近中国边境。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经过反复拉锯,交战各方都认识到通过战争无法达到半岛的和平,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同意又将双方的分界线划回到北纬38度的原点。战后六十多年,虽然北南双方都在口头上对对方多有威胁,但都在采取战争手段上保持克制,因为大家都明白,通过战争这种极其残酷的手段,只会使半岛重燃战火,朝鲜同胞骨肉相残,到头来遭殃的还是朝韩双方,不会有任何一方独善其身,占到便宜。
朝韩双方此次高级别对话达成的协议来之不易,是一个双方妥协和双赢的协议。对朝鲜方面来说,对两名韩国士兵在地雷爆炸中受伤的事实表示遗憾,并没有承认自己对此事负有责任,而换回来的则是韩国停止在边境的大喇叭广播。对韩国来说,2010年的天安舰事件发生后就一直要求朝鲜道歉,甚至于5月24日开启了经济制裁,但朝鲜就是不道歉,这一次通过对话得到了一直要求朝鲜的道歉,是一次很大的外交上的胜利。但另一方面,签署协议虽然是在减缓敌意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可能否落实或者说怎么落实则是另一回事。能否借着此次签署协议的大好势头,将朝韩关系更加往前推进一步,需要朝韩双方共同努力。
首先,在这个阶段,双方均应降低威胁对方的战争调门。在朝鲜方面,不应再次进行核武器和发射导弹的试验。半岛无核化,是对朝韩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半岛的面积并不大,如果任由核武器的竞赛在半岛开展,对双方民众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导弹发射也是如此,朝鲜的导弹发射能力毕竟有限,每一次导弹发射换来的反而是域外大国找到借口,更加在该地区增加先进的导弹和反导发射装置,目标更加锁定朝鲜。而且现在美国积极鼓动韩国装备“萨德”新型反导系统,已经引起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不安,而美国的借口就是朝鲜不停顿地进行导弹试射。在韩国方面,则应降低刺激朝鲜的宣传。比如,降低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规模,减少军事演习的频率。美国为实现其重返亚洲的战略,希望朝鲜半岛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好为其积极插手半岛事务寻找借口。此次木盒地雷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表现的相当活跃,24日,朝韩双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对话谈判时,美国就已经开始筹划派出包括B-2、B-52战略轰炸机、F-22隐形战斗机以及攻击核潜艇等“战略武器平台”应对朝鲜的“准战时状态”。25日,在得知朝韩对话达成了协议后,美国一方面表示欢迎,但同时又称由于半岛紧张局势加剧,仍然向关岛部署了3架B-2轰炸机。而且还重新开始进行针对朝鲜的“乙支自由卫士”军事演习。从朝韩双方的军事实力看,美韩已占明显上风,不应无节制地反复用军演这种形式刺激朝方。而且韩方报纸也不应过多登载攻击、嘲讽朝方的消息。例如,此次双方高级官员达成协议应当看作是相互善意的表示,而有的韩国媒体竟称是朝鲜害怕韩方的大喇叭广播动摇边境士兵的军心,因此才做了让步。这次协议的签署让韩方抓住了朝方的软肋,等等。韩媒的这种无稽之谈韩国政府今后应当予以控制。
其次,朝韩双方应当抓住此次签署协议,尽快落实其中的内容。据报载,28日韩国红十字会向朝鲜红十字会发送函电,提议9月7日在板门店举行红十字会工作会议,讨论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的相关事宜,朝鲜红十字会第二天就复函表示同意。预计双方会在此次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就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的日期、地点、参加人员规模等进行磋商,另外也可能讨论举行视频团聚和定期举行团聚活动的相关事宜。这明显是双方积极响应高级别协议的正确行动,朝韩各个层级应当借这个良好势头开展各方面合作,真正使半岛紧张局势逐渐缓和下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韩双方毕竟已经相互敌对了六十多年,想通过短时间的接触就尽释前嫌并不现实,但双方应当耐心地寻找共同点,持之以恒地培养双方的善意和感情。第一,朝韩是同一民族,血脉相通、习性相近,讲同一种语言,许多北南家庭都有亲属在对方国家,由于相互隔绝太久,更是因为某些域外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造成了许多误解。但总体看来,两个国家除了意识形态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这为双方寻找共同点打下了基础。第二,朝鲜半岛曾经遭受日本的长期殖民统治,两国民众都深受日本占领军的奴役和欺压,与日本侵略者有着家仇国恨,现在日本挑拨朝韩的矛盾,也是害怕两方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自己。朝韩虽然现在各自在慰安妇、劳工等历史问题上与日本进行斗争,但稍显力量薄弱,如果朝韩双方联合在一起追究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所犯下的罪恶,必能汇聚起更大的力量,足以让日本心惊肉跳。第三,朝韩应当利用都与中国交好的优势,发展中朝韩三方面的联动关系。中国与朝鲜陆地相连,与韩国隔海相望,与两国各自有着休戚与共、利害攸关的关系,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与两国都保持密切联系的国家。更为可贵的是,中国不像某些域外国家希望半岛持续一种紧张度,好从中渔利,而是真心希望东北亚局势保持稳定,朝鲜半岛和平,朝韩两个国家友好相处,因为这也符合中国自己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如果此次朝韩两国能够保持交往的势头,中国也应当在适当时候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和与两国都保持良好关系的优势,为朝韩两国的友好交往牵线搭桥,甚至可以三方坐下来,规划长期友好相处、合作发展的远景,使中朝韩三国一起为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朝韩两国能够放下过去的成见,“化危为机”,认真落实双方达成的协议,开创朝鲜半岛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真能如此,两国领导人功莫大焉。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