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揭秘泰国旅游四大问题 为什么中国游客总被黑

 79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3-22 15:29:49
导读: 新华社曼谷3月21日电 记者观察:“中国游客铲虾”折射赴泰游四大问题 新华社记者李颖 中国游客在泰国又出事儿了。 近一段时间,中国游客在泰国拿盘子铲虾、中国游客“吃霸王餐”、“中国游客”在华欣海滩集体裸泳等等负面新闻,在泰中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 可是,为什么总是泰国? 中国游客在其他国家的不文明行...

  新华社曼谷3月21日电 记者观察:“中国游客铲虾”折射赴泰游四大问题

  新华社记者李颖

  中国游客在泰国又出事儿了。

  近一段时间,中国游客在泰国拿盘子铲虾、中国游客“吃霸王餐”、“中国游客”在华欣海滩集体裸泳等等负面新闻,在泰中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

  可是,为什么总是泰国?

  中国游客在其他国家的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但在泰国似乎总是频繁被曝光。这固然与赴泰游的中国游客整体数量庞大有关,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第一次”的不适应

  为什么中国游客在泰国“总出事”?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不少来泰国的中国游客、特别是相当大数量的跟团游客都是近几年才踏出国门,甚至是初次出国旅游,缺乏基本的国际旅行常识。

  中国的飞速发展让数以百万计、越来越多中国人有能力出国旅游,而近邻泰国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些刚踏出国门的中国游客恰恰缺乏海外旅游经验。他们行前缺乏对目的地风俗习惯的了解,行程中因不谙泰语导致难以入乡随俗,所以在泰国的“处女游”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甚至不文明的土豪式奇葩行为。

  舆论场的不对称

  再来看问题另一方。不能排除的另一个因素是,部分泰国人热衷于把手机对准中国人或貌似中国人的亚洲游客。他们喜欢拍摄与疑似中国游客相关的照片、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因为类似的影像资料“肯定火”。

  中国游客在泰国拿盘子铲虾的视频在网络上持续发烧;在华欣海滩集体裸泳的视频被网友上传并扣在中国游客头上,后虽经证实是日本游客,但网络负面影响已然酿就;中国游客因语言不通而与商家发生口角的视频,竟被泰国某电视台歪曲为“中国游客吃霸王餐”,惹得商家发律师函起诉电视台。

  中国游客真实存在的一些不当行为,以及一系列被泰国人断章取义的行为,最后总被归结为“那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类似事件被网络平台一再传播,在泰国民间舆论场很容易造成针对中国游客的固定观念。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和“摄像机”的时代,不可能去堵住泰国人的悠悠之口,更不可能、也不应为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开脱。中国游客无论是否被“黑”,首先要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行事端正不落把柄。

  低价团的不规范

  仓廪实而知礼节,中国游客和高素质之间,至少还隔着一大波旅行社。

  被一些泰国民众镜头拍下的中国游客不雅视频,往往来自跟团游游客。而目前存在于泰国业界的零团费或低价团旅游,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游客抢吃抢购的不文明行为埋下导火索。

  在泰拥有240多家会员单位的泰中旅游同业商会秘书长吴明炀告诉新华社记者,泰国跟团游行程一般为6天5晚,由于机票价格差异,中国北方城市报团价在4000-5000元人民币、南方城市则在3000-4000元人民币左右。

  然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泰国旅游业界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旅行社目前的团费低至1000-3000元人民币。

  旅行社和地接社为了把钱再赚回来,就会通过“自费项目”、降低用餐标准等种种方式补齐差价,难免要让不少跟团游客的旅行感受大打折扣。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中国游客的不良或失误之举,给泰国人留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抢购抢吃”的印象;泰国行则给部分中国游客带来“吃饭被催、购物被宰、网上被骂”的感受。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视频中出现的铲虾行为比较夸张,不过对于低价团而言,以下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一边是超负荷运转、菜品乏善可陈的团餐餐厅,一边是饥肠辘辘排队良久、又被导游催着赶场、限时用餐的游客。

  监管的不到位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高达790万人次的赴泰中国游客,为泰国旅游业创造了74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然而,中泰旅游业界把本应“奉若上帝”的中国游客,当成了“待宰肥羊”。屡禁不止的零团费及低价团等问题,只是中泰两国需要联手斩断的不良链条上的一环。

  这种情况下,一味苛责中国游客是没有用的。泰国和中国旅游监管部门急需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业界进行有效监管。

  其实,中国国家旅游局早在2006年就联合中央文明办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针对旅游经营也明确规定禁止低价团、黑导游等。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旅游监管部门的有关提示如何更有效地送达游客?低价团为何屡禁不止?如何通过对旅行社和导游的管制和规范,来引导中国游客的行为?泰国旅游部门又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头号客源?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