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推进郑州黄河依法治河管河进程,推进法治郑州建设,增强法治观念。郑州河务局多措并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设了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打造了以宪法为核心、以行业法规为特色的多方位立体宣传模式。扩大宣传影响,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 |
为推进郑州黄河依法治河管河进程,推进法治郑州建设,增强法治观念。郑州河务局多措并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设了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打造了以宪法为核心、以行业法规为特色的多方位立体宣传模式。
扩大宣传影响,深入开展“法律六进”
“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郑州河务局强化区分重点普法对象类别,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确保法治宣传教育有影响、有实效。利用机关“学讲论谈行”平台开展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律素养。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涉河安全齐步走”主题宣传教育和法治讲座活动、在学校建立普法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意识。在多个社区、乡村、企业开展法治文化作品演出、现场讲解法律法规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不仅创新了普法活动方式,还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装扮黄河沿岸,融合建设“一带五苑”
“七五”普法以来,郑州河务局以“黄河为带,堤防为廊,线面结合”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了“一带五苑”普法长廊系列群建设,初步建成了“河洛汇流普法苑”、“楚河汉界普法苑”、“花园口普法苑”、“黄河雁鸣普法苑” 、“水润中原普法苑”五个特色普法苑,包含各类普法长廊17处,共设置普法宣传标志标牌约2800个,让“看得见”的法治形式内化为沿黄群众根植于内心的法治信仰。
突出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一轴四区”
郑州河务局以花园口水利风景区西大门至东大门之间长3千米堤防绿色走廊为轴线,有机整合了“文化宣教、历史铭记、法治集萃、人水和谐”四个功能分区,建立了一个体现地域特点、行业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特性的“一轴四区”花园口法治文化基地,并使之成为郑州市的一张名片,展示治黄成就的窗口,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目前被授予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通过“七五”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知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的同时,郑州河务局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培训,职工学法、普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滩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逐步实现了河清、岸绿、景美的黄河生态图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郑州河务局将不断响应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新要求,多擎驱动奋力驶向法治新时代,努力成为法治城市的建设者、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和滩区秩序的维护者,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扬帆助力!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