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张英六尺巷]北京张英茶油鸭加盟_虞城真实版“让一让六尺巷” 执行法官动情落泪

 48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1-8 11:11:03

中原晨报20150126张英:六尺巷


精彩内容:

虞城真实版“让一让六尺巷” 执行法官动情落泪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胡倩 通讯员 陈金华)“一纸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家人在家乡与邻居争地界,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以上首诗作答,留下万人传唱的故事“六尺巷”。

11月30日,虞城县人民法院在执行毕某与朱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便发生了类似“六尺巷”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2010年10月5日,被告朱某驾驶的小型客车与邻村的原告毕某驾驶的三轮摩托车相撞,朱某负事故主要责任。事故发生后,毕某先后被送往北京、南京等地医院治疗。经鉴定毕某的损伤构成重伤,伤残程度已达一级伤残。2011年7月6日,经朱某申请,对毕某的伤情进行了重新鉴定,鉴定意见为“毕某目前后遗症系在自身原有脊柱病的基础上与本次交通事故外伤共同作用所导致,交通事故外伤与其后遗症的参与度拟为45%至50%”。

然而,家徒四壁的朱某在支付3.9万余元的先期费用后,已经再也没有了支付能力。而毕某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器具费等费用却高达109.369万元。

2012年1月13日,虞城县人民法院根据毕某外伤与疾病之间存在临界因果关系、伤、病兼而有之以及两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按照双方各自承担50%,判决朱某赔偿毕某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器具费等各种费用45.6万元。

毕某是一名刚满40岁的农村妇女,正是持家的好时候,如今胸口以下失去知觉,终日躺在床上无法从事劳动,滋味可想而知。法院判决后,她向法院提出了执行申请。

可是,毕某申请执行后,朱某又确实没有了履行能力。

一方躺在床上下半身失去知觉急需钱治疗,一方确实没有任何履行能力。45万,对农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执行法官夹在中间犯了难。关键时刻,朱某亲戚积极筹措资金送来了15万元,这如同雪中送炭,给案件化解带来了希望。看到法官一次又一次的奔波和朱某的诚恳态度,毕某的心也软了下来。当法官提出由朱某亲戚先行筹集一部分、法院司法救助一部分的方案时,谁也没有想到毕某会一次性让步14万元。

从早上开始做工作到朱某的代理人签下分批赔偿协议,法官们整整忙了9个多小时。从事故发生到案件进入执行,作为邻村的原、被告双方两个家庭已经被痛苦地折磨了5年。5年来,从审理到执行,法官们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看到双方互谅互让、签下执行和解协议的一刹那,法官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当天下午5点40分,虞城县法院院长侯文带领执行法官驱车20多公里来到毕某家中,将15万元执行款和3万元司法救助金交到了毕某手中。


相关图片:

清代名臣张英简介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_名家人物

↑图:清代名臣张英简介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_名家人物

张英与六尺巷

↑图:张英与六尺巷

清代名臣张英简介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_名家人物

↑图:清代名臣张英简介 张英六尺巷的故事_名家人物

桐城专刊:张英的文化遗产--六尺巷-桐城新闻网

↑图:桐城专刊:张英的文化遗产--六尺巷-桐城新闻网

桐城六尺巷:毛主席也曾赞誉它(图)(2)_安徽文化

↑图:桐城六尺巷:毛主席也曾赞誉它(图)(2)_安徽文化

清代大学士张英批信诗和安徽桐城六尺巷--博

↑图:清代大学士张英批信诗和安徽桐城六尺巷--博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