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情史》聂远沈傲君 演绎不一样的情侣
精彩内容:
懒人帮讯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的长安西市场十字路口,人头涌动、怒骂如潮,只是邢台上那个依旧俊朗的僧人,颂着经文,轻质佛祖,“何为苦海”? 没有人会回答他,更没有人同情他,这个当世人杰。
《大唐西域记》的撰写者之一、道岳高徒、26岁便被选入玄奘的译经九名缀文大德之一、谙解大小乘经论的佛学大能。当初风头一时无两,而如今却是万人唾弃的淫僧,即刻便要被腰斩的死囚,偌大反差,是否是真的当初一时一差,“浮屠浮屠,颂这一生的经文,为何脱不出苦海”?
而这一切的故事,都源于那场已分不清对错的邂逅。
那时的辩机,还是大唐最负盛名的浮屠才俊,文采、智谋傲视无双。自小就好学发奋,品行高洁,十五岁剃度出家,师从道岳法师,是大唐最年青的“缀文大德”,如果他走上街头,行过的土地会被信徒们取回家去供奉。听他讲经,会有半个长安的人拥进法华寺的门槛。
远承轻举之胤,少怀高蹈之节,年方志学,抽簪革服,为大总持寺萨婆多部道岳法师弟子。 《大唐西域记 记赞》|
而那时的高阳公主,豆蔻青春,更是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
房遗爱虽然是当朝宰相房玄龄的儿子,却一点也不合高阳公主的胃口。公主喜欢的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对这位高大雄壮的驸马是一百个不满意。高阳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是纵马郊外,游山玩水了。而担着个驸马虚名的房遗爱,当然也不得不陪伴在左右。
就在一次出猎的途中,豆蔻年华娇美任性的高阳公主遇到了当时不过二十出头、文雅俊秀的辩机和尚。
“你眼前的我是红尘万丈,我眼里的你是化外一方。若,你跳的出去,且安心做你的和尚。我只记取你当初的模样,白衣胜雪才冠三梁。”
辩机没有跳出去,他被高阳的热情融化,多年的清净修为冰消瓦解,抱住眼前这个女子,他感到天地万物都不重要。一场有违道德、伦理、家法、佛法的相遇中,爱情来的让人目眩神迷如痴如狂。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新唐书》
到底要有多大的爱,才会让一个人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理法道德,忘记身前身后的一切,从此两个人如漆似胶,沉沦在感情的世界里;一个是颂经念文的佛家弟子,一个是戒律严明的皇家之女,两个人都完全摒弃了理智,用尽所有的勇气。
或许,正印了那句话,“我爱他,即使明知道结局不美,世人不耻,但依旧义无反顾。”但是正因为真心,事后他才如此痛苦,佛门的清规与炙热的爱情交织在一起,煎熬着他,哪怕死后坠入阿鼻地狱,他也甘愿受苦受罚,为她。
这一刻,辩机明白,十余年潜心钻研的佛学理论已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了,那么索性,一切便任由而生吧。
颇有意思的是“别人家的丈夫”房遗爱知道后,却一直为着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遮掩此事,甚至为两个人的幽会创造条件。而高阳公主也赠送婢女给房遗爱,为其在太宗面前美言。
颇有意思的是“别人家的丈夫”房遗爱知道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刻意隐瞒尽力维护。每次高阳与辩机私会之时,他亲自在门外守卫,甚至为两个人的幽会创造条件。作为回报,高阳送给丈夫两名年轻的美女,还允许他可以纳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妾,并且为房遗爱在太宗面前美言。
后世人大都嘲笑房遗爱的软弱无能,却没有看到他的豁达。其实房遗爱和高阳都是政治婚姻的受害者,高阳所嫁非爱,无比痛苦,那房遗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但是面对威严的皇权,他们谁都无力抗争。最后两人在这桩悲剧婚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各寻所爱。时间就这样过去,高阳陶醉在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里,还为辩机生下了两个儿子。
“更以二女从遗爱,私饷亿计。”《新唐书》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回国。而作为当时最杰出的大唐佛学才俊,辩机为时辈所推,帮助玄奘解译大小乘经论。凭着文娟笔秀,佛法高深,在百卷经书中,独辩机一人证文就有30卷,深受玄奘器重。而后更是参与撰写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著作—《大唐西域记》。
“帝曰:自法师(玄奘)行后造弘福寺,禅院虚静,可为翻译;……沙门智证、辩机等,以为录文;…其年五月,创开翻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又出《西域传》一十二卷,沙门辩机,亲受时事,连批前后。兼出《佛地》、《六门神咒》等经,都合八十许卷。”《续高僧传卷四》
“三藏法师玄奘,敬执梵文译为唐语。《摄决择分》,凡三十卷,大总持寺沙门辩机,受旨证文。”《瑜伽师地论后序》
公元645年,玄奘大师取经回到咸阳,在举国选拨译经人的考核中,辩机被选中了。(写到这里,小编实在忍不住要说,高阳公主的眼光实在是相当的不错。)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辩机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
作为译经人,辩机将要去弘福寺长住。高阳明白爱人,这样离去他会心安,从此摆脱了两难的痛苦。她虽然不舍不愿,也唯有成全。高阳照顾着两个幼子,从他们的面庞中寻找辩机的影子。
即便这一生,再也不相见。她真的爱过,拥有过。临别的时候,高阳公主将自己的玉枕送给情人,让他带在身边。可是,灾难就随着这个玉枕,被带进了弘福寺里。
648年夏天,宰相房玄龄去世了。他的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还将房遗爱痛骂了一顿。高阳公主大怒,便跑到皇宫里,对父亲唐太宗告房遗直的状,说他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太宗调查之后,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不禁大为恼怒,将她训了一顿。
转眼到了649年的冬天,长安街上负责治安的官员抓住了一个小偷,从小偷的住处搜到了一只镶满珠宝的玉枕。 贞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小偷所盗之物正是高阳公主赠于辩机的金宝神枕。
审案御史一见是皇家之外,更不敢迟疑半刻,发案上奏太宗。严审之下,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事终于败露了,唐太宗震怒,立即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身边知情不报的侍女们也统统处死。并且下令,再也不许高阳公主进宫。
所谓腰斩酷刑,就是将犯人从腰部砍成两截,受刑人不能立刻死去,异常惨烈。大唐即使是对贪官叛臣,军中败将,也少用这种刑罚。现在,这样的酷刑竟要用在辩机的身上!高阳她天天在宫外跪求,但是她的父亲再也没有见她。
玄奘法师入宫求情与辩机对坐了一夜,辩机最后只是一笑。行刑之前,他低眉垂目,仍然是那一张无比安宁的脸。虽然已经分离三年,他一定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叫高阳的女子。一场轰动长安的倾城之恋,就这样惨烈的落幕了。
“至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新唐书》
然而,此时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几个月后,就在这年的初夏,五十一岁的唐太宗死了。高阳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亲,她恨他为什么要多活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话,自己的心上人就不会如此痛苦地死去,成为父亲笼络大臣的牺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贴身侍女,也不会莫明其妙地冤死。为太宗送葬的时候,高阳公主连一点悲哀的表情也没有。
不久,高宗李治登基。恢复了自由的高阳公主,行为开始疯狂起来。她派人四处去寻找俊俏的年青和尚,专与这些和尚寻欢作乐。高阳公主更是和新皇帝李治作对,因为长孙无忌的插手,与高阳公主一向感情深厚的吴王恪,虽然是太宗所有儿子里最有君王之气,还是牺牲在政治权力中。
于是,高阳开始涉足政事,联络了好几个对李治不满的公主驸马,密谋叛乱,要改立叔父李元景为帝。还是那位与高阳公主不和的房遗直,他打听到了高阳公主夫妇的秘密,将讯息报告给了新皇李治。
一场血腥的家族屠杀开始了。公元653年的春天,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斩,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被逼自尽的时候,高阳公主大约在二十七八岁的年龄。
一束白绫,就是这位公主最后的结局,而她和辩机的两个儿子也流放岭南。在恍惚飘渺间,高阳仿佛又看到了辩机:“白衣胜雪,才冠三梁。一如初见模样。”
“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旧唐书》
我们总嘲笑太多人的不理智,殊不知正是自己缺了那一份敢爱敢恨的心。如若不是那个小偷,对于世人说虽然这段情史可能永远不为人知,但至少对于高阳和辩机,都会用尽余下的半生去相爱。只是如若永远没有如若,辩机直至最后也没有用他修行的佛法找到答案。
1000多年后,一位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的孩子,为接近二十余年佛法修行的辩机和尚给出了一个似答非答的答案“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更多资讯,请关注懒人帮!
相关图片:
↑图:辩机和尚的个人资料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故事
↑图: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婚后,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
↑图: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
↑图:这首诗描述的正是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爱情故事.哀婉凄绝,
↑图:的视频上来的,可是好象格式不对……高阳公主和辩机的故事详
↑图:的留枕,则要属唐高阳公主.高阳为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嫁与当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