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证监会制定并于昨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即将正式启动。 ■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过1% 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员工意愿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从资金、股... |
中国证监会制定并于昨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即将正式启动。
■单个员工持股不得超过1%
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员工意愿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从资金、股票来源和持股数量、期限上看,《意见》规定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于员工的合法薪酬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包括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自愿赠与、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意见》明确,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最短持股期限为不低于12个月,公司可以自行规定更长的持股期限。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期限确定为36个月。
■员工自愿参与、风险自担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意见》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除了非公开发行方式外,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但对存在虚假陈述、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证监会将依法予以处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依据《意见》,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须符合三条原则,即依法合规原则、自愿参与原则、风险自担原则。
按照《意见》,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既是设立持股计划的委托人,也是持股计划的受益人。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根据出资额享有标的股票对应的份额权益。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股票、资金为委托财产,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机构不得将委托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
张晓军表示,在上市公司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意见》发布实施后,证监会还将依照规定积极推动开展试点工作。证券交易所将出台员工持股计划信息披露等相关规定,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