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精神病人有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不同的类别他们的行为就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 《民法通则意见》第5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 |
精神病人有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不同的类别他们的行为就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 《民法通则意见》第5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具体操作上,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7条的规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的诊断、鉴定确认。
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应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为限。
《民法通则意见》第4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的认定。
在具体操作上,《民法通则意见》第8条第2款规定:"确认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为限制行为能力的,应该比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关键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