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香港火灾 香港火灾电影 香港嘉利大厦火灾

 19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6-27 16:58:35
导读: 11月20日下午16时47分,在11楼电梯槽的烧焊及焊切金属作业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热金属片,最先燃着2楼电梯槽及电梯大堂内的木板杂物及建筑材料。由于大厦管理处曾经贴出告示,提示施工期间会有烟尘冒出,故火警初期产生的烟并未引起楼上租户注意。火势沿着竹棚向1楼及3楼蔓延,波及另一...

         11月20日下午16时47分,在11楼电梯槽的烧焊及焊切金属作业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热金属片,最先燃着2楼电梯槽及电梯大堂内的木板杂物及建筑材料。由于大厦管理处曾经贴出告示,提示施工期间会有烟尘冒出,故火警初期产生的烟并未引起楼上租户注意。火势沿着竹棚向1楼及3楼蔓延,波及另一电梯槽、电梯大堂及一家店铺的货仓。火势产生的浓烟和高热气体在电梯槽内持续向上升,在电梯槽的顶部积聚,形成烟囱效应。由于当时大厦的电梯门只以木板遮蔽,电梯槽内的高热气体迅速烧穿围板,进入11至15层楼电梯大堂。其中13至15楼的防烟门没有关闭,使得高热气体蔓延至走廊及办公室,与新鲜空气接触后产生回燃,在高层造成另一火场。而电梯槽内亦因高热气体在高层散逸而产生低压,将户外空气经窗户抽入低层火场,令火势非常猛烈。

艰难的救火

  下午16时47分,一名正在电梯槽1楼至2楼之间工作的焊工发现火情,随即报案;16时48分,在14楼一间牙科诊所的员工也向消防部门报案,报告14楼走廊有大量浓烟传出。

  消防部门于16时49分接报后,随即派出4辆消防车及1辆救护车,于16时52分到达现场。下午16时59分,消防员清查大厦,查至8楼,发现大量浓烟,被热气逼退后,遂将火警升为三级;17时17分,大厦顶层烧出明火,遂升为四级;晚19时15分再升为五级。

  由于火势蔓延迅速,消防电梯不能使用,逃生楼梯因若干防烟门没有关上而充满浓烟及高温,消防员难以抵达高层火场。虽然消防处已派出4部云梯车到场,在路面空间有限及火势猛烈的限制下,无法在短时间内从窗户救下所有被困人员。不少被困的人向窗外呼叫、挥动毛巾、投掷纸张等,向在场的消防员求救。其中一名在窗边等待救援的男子因未能及时被救出,被大火吞噬,烧成焦炭。
 火灾现场许多被困在高层的人员,采取各种方法逃生。4名市民逃往大厦天台,最后由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出动黑鹰直升机,冒着大火及浓烟的危险救离现场。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宝金行女员工及一名圣若瑟英文中学学生从大厦坠下,倒卧在庇利金街的钢制遮阳篷上,两人却奇迹生还。有人则以裤子绑成绳索,爬到毗邻的明珠大厦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险跳到云梯车的升降台,抓着金属支架逃生。

  200多名消防员、40部消防车、50部救护车参与救援行动。此外,民安队、圣约翰救伤队、消防处流动伤者治疗车、伊利沙伯医院医护人员等先后奉召到场增援。大部分伤者被分流至伊利沙伯医院及广华医院。

  大火于第二天下午13时47分被扑灭。大火共造成41人死亡、80人受伤。这次火灾是香港近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火灾之一,伤亡仅次于1947年造成149人死亡的船坞大火。

多原因导致大火蔓延

  香港消防处与屋宇署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分别成立4个事故调查小组,就火灾原因、大厦结构、逃生方式等进行调查。

  香港政府于1996年12月17日委任了胡国兴法官为嘉利大厦调查委员会主席,调查大火起因及发生经过、检讨应变措施及提出防止惨剧重演的建议等。经过调查,这次火灾事故原因主要有5点。

 

  一是麻痹大意,违规操作。大火是因更换电梯,进行电焊作业引起的。按规定,电焊前应先清除周围的易燃物。可电焊工思想麻痹,忽视了电梯竖井底部多年积存的可燃性垃圾和电梯导轨上积存的一层易燃性油类,未予清理就进行电焊作业,致使电焊火花燃着可燃性垃圾,又沿着导轨向上燃烧。大厦共18层,电梯竖井成了拔火烟囱,很快从底层直烧至顶层。也不知是电梯的开门机件失灵,还是因更换电梯作业需要,每一层的电梯门都敞开着,不仅火焰很快扩散到各个楼面,而且造成消防队员廖识鸿救火时在5楼坠入电梯竖井死亡。

  二是可燃性物品过多,防火分隔严重损坏。嘉利大厦地下3层和地上第1至第3层的百货商场,正在进行家具大展销,易燃物品之多可以想见。第4层是中艺园货仓和讯联通讯公司,其中工艺品和通讯器材都是易燃品。第5至9层是写字楼,由各商业单位租用,并有服装批发部,又是可燃物集中的地方。第10至14层是宝丽金唱片公司,所有唱片不仅易燃,而且属危险品。第15层以上为珠宝行和牙科门诊所,也有众多易燃物品。为了防止火焰相互蔓延,大厦在建造时曾砌上防火隔墙,每层楼分割为8个防火单元。但承租户却根据自己业务需要,陆续拆去了这些防火墙,以致一处着火,四处蔓延,整个楼层被焚。

  三是法律有缺陷,业主钻空子。这幢大楼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那时的香港《建筑物条例》规定:酒店、宾馆等大楼需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器。业主就钻空子,只把楼宇租给一般商业用户,不租给酒店、宾馆,也就一律不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装置,以致延误了救火时间,增加了救火的难度。

  四是防火和防盗的矛盾。香港人怕盗贼,到处安装防盗门。这幢大楼的唯一出口通道上也安装了防盗门。防盗门的开闭是电动的,火灾一起就会停电,防盗门就打不开,使门内的人逃生无路。这幢大楼的珠宝行的防盗门最为坚固,以致在行内的30余人中有22人葬身火海。

  五是救火救生的空中能力不足。这次参加救火有5辆云梯车,但都达不到18层楼的高度,失去许多救火、救人的机会。用了两架直升机,但楼顶没有停机坪,飞机停不下来,只能用垂绳救人,因烟雾浓重,救人极为困难。虽也救出一些人,但速度太慢,效果很不理想。

高层楼房的防火

  嘉利大厦五级大火揭露了旧式商住楼宇的防火标准过时与市民防火意识不足的问题。消防处后来进行全港楼宇查勘,发现只有28%的私人楼房在消防装置和大厦消防管理方面获得“满意”的评级。屋宇署的查勘结果显示,80%的综合用途楼宇的逃生路线不足。

  事故后,有关部门加强采取执法行动,积极清拆天台搭建物,并要求大厦业主和住客自行清理消防通道和关上防烟门。1998年6月,香港修订了《建筑物管理条例》及《消防安全(商业处所)条例》,并提供财政上的援助,协助业主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标准,包括增建洒水系统等消防设施。消防处于同年6月1日制定“消防安全大使”计划,推动社区防火宣传运动。

  此外,为了加强应付大型灾难事故的应变能力,香港消防处于2001年4月成立了特别救援队。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