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为什么中国富人移民不再受欢迎?

 3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7-06 17:50:47
导读: 1、假投资真移民让所在国家没有实际收益。对很多中国富人来说,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福利发达国家为移民目的地的投资移民,是拿钱去换一个身份、去投资给孩子的未来,靠这个身份会享受免签证等待遇,方便自己的全球化业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这便是中国富人对当地经济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先天不足。投资移民,...

 

1、假投资真移民让所在国家没有实际收益。
对很多中国富人来说,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福利发达国家为移民目的地的投资移民,是拿钱去换一个身份、去投资给孩子的未来,靠这个身份会享受免签证等待遇,方便自己的全球化业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
这便是中国富人对当地经济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先天不足。投资移民,带去资金,无疑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但是他们的投资只是满足最基本的条件,主要事业仍然在国内。他们对自己加入的国家经济并不关心,也不会有真正的实业投资。
已经移民国外的新加坡籍华人郑卓说,真正移民在国外做实业的人不多,其实企业家也不愿意移民,因为转行不易,实业在国外生存很难。现在移民国外的富豪多数做贸易,另外有一些,过去在国内做实业,移民后将业务延伸到贸易领域。

2、炒高当地房价,令当地人纷纷表示不满
根据媒体的报道,很多富豪移民到加拿大以后,并不积极在当地发展实业,进行各种实体投资,而是热衷于买房置地,几乎每一个被内地富豪盯上的宜居城市的房价,都被这帮人炒到了天上人间。
人家是指望你内地富豪来创造就业的,别忘了,人家吸引你移民的渠道叫“投资移民”,可不是要你们来炒高加拿大的房价的。
与中国国情不同,加拿大没有“屁民”,只有选民,这些人最讨厌外来人口炒高当地房价。选民的这种声音反馈到加拿大各级议员,这些议员不敢怠慢,就像加拿大有关部门是呀,从加拿大移民管理部门的新政来看,这些选民的抗议是非常有效和管用的。

3、中国移民给当地人留下的投机客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加拿大人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也看穿了这些内地富豪的本质:综合素质都挺高,可惜没有信仰。没有信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头宣誓的泡沫化。入籍加拿大之前,一般都会做一下宣誓:“我宣誓:我将忠实地效忠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她的后嗣和继任者;我将切实遵守加拿大的法律,履行作为加拿大公民的责任。”
很多内地富豪刚刚拿到加拿大身份,转身就回到中国继续赚中国人的钱,根本不考虑加拿大人希望他们剥削自己(指帮助加拿大人就业)的迫切感受。与此同时,在加拿大生活的华人,得到的当地人评价也以负面居多。
在中国大陆,有钱就能当老大,就能享受前呼后拥的感觉。在加拿大这些西方国家,要想获得社会的尊敬,除了有钱,还必须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

4、中国富人对当地生活风气的败坏让当地人心生厌恶
来自中国的富裕阶层,与本地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因炫富而造成种族歧视、引发不满的恶果。
麦克马丁说,主要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并没有融入加拿大,只是带来了“名车、豪宅、贵族教育”。华人青年开着跑车的一幕每天都在温哥华上演无数遍,而当地“每个人都很厌恶他们”,“对这种显摆的讨厌之外,还有那种加拿大似乎被这些移民钻了空子、耍了一把所带来的耻辱感”。
中国富人带来低劣的价值观常常通过一些事件显示出来。比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温哥华飙车事件就是一例。2011年8月31日下班交通高峰时间,13名中国富豪青年驾驶名贵跑车集体飚车。他们先以部分跑车开道,挡住后方车流为前方公路“清场”,然后以200公里时速在限速90公里的路上狂飙。警方惊呼称这是本地历史上第一次豪车集体进行非法赛车活动,对他们扣车罚款。
然而,涉案人纷纷在中文社交网站上“发表心得”,无人表示懊悔,反讥讽“加拿大警察缺钱”; 其中一对男女,在被拖宝车微笑合影“留念”,称“很开心”;还有人炫耀自己上了温哥华电视,“要出名了”,叫想“膜拜”他的网民赶紧排队。警方拖车时,他们在一旁拍照,作为“年轻时疯狂的证据,以后给儿孙看,告诉他们爸爸年轻时也疯狂过”。
此外,温哥华和多伦多的生活素质闻名世界、造就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外遇文化,许多中国富豪把情人安置在这里,某些豪宅名区几乎成了“小三”的聚居地,当地人在此见到的不是一家人温馨出门,而是美丽孤单的少妇踽踽独行。温哥华甚至成立了“帮助小三走出地下情、重拾人生”的团体,第一次活动就有约80名小三参加;多伦多最近也成立了“无名小三”(Mistress Anonymous)团体。这种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家庭关系,尊重婚姻,持守忠诚完全对立的行为,是北美社会甚难接受的。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