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电视大佬转型拍电影:我们了解观众不差钱

 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7-24 15:52:19
导读:  南都专访 近几年不少电影咖进入了电视圈,周迅、姚晨[微博]、高圆圆[微博]、赵薇[微博]、吴秀波[微博]、孙红雷[微博]等多年不拍电视剧的演员齐刷刷进驻电视片场。市场在哪里明星就在哪里。2010年四大名著的翻拍成为内地电视史上首批投资过亿的大剧,电视市场的天花板近几年被不断调高,业内人士透露,电...

 

 南都专访 近几年不少电影咖进入了电视圈,周迅、姚晨[微博]、高圆圆[微博]、赵薇[微博]、吴秀波[微博]、孙红雷[微博]等多年不拍电视剧的演员齐刷刷进驻电视片场。市场在哪里明星就在哪里。2010年四大名著的翻拍成为内地电视史上首批投资过亿的大剧,电视市场的天花板近几年被不断调高,业内人士透露,电视剧版权首轮上星单集最高剧价从2010年达150万,到2014年已经翻了一翻达300万左右,网络版权高达150万一集,不少电视剧制作公司都在计划上市,整个行业看上去十分繁荣。然而近期一些以电视剧作为主营业务的制作公司却纷纷开始调整方向,转抱电影市场的大腿,在电视剧生产上保守发展甚至压缩规模。

  被称为“电视剧第一股”的华策影视实施“五亿扶持青年导演计划”,入股郭敬明[微博]的公司获取其作品的电影优先拍摄权;最老牌的慈文传媒出品过《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西游记》、《七剑下天山》等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今年准备压缩一直作为核心业务的电视剧生产规模,和徐克、杜琪峰共同合作动作电影;《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制作人吴毅也首投娄烨[微博]导演的电影《推拿》,进军电影市场;出品过电视剧《杀虎口》《黑三角》的银润传媒前几年就表现出对电影市场的兴趣,2014年更是集中爆发,投资30亿元建银润小黄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并携12部影片在香港电影节发布;近期“拟2 .8 1亿收购泓霆影业51%股权,苏宁环球进军文化影视领域”的消息也十分引人关注,泓霆影业出品过古装戏《错点鸳鸯·戏点鸳鸯》和黄晓明[微博]主演的《锦绣缘·华丽冒险》,资本注入后,这个制作电视剧的公司据说也将以电影创作为另一个突破口……

  这些电视人为何突然纷纷行动起来站到电影队伍中去了?作为新兵的他们进入电影圈有没有难以跨越的门槛?电视人转做电影有何优势和劣势?他们又是通过什么具体方式进入到电影行业的?日前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慈文传媒集团董事长马中骏和陕西文投(影视)银海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毅,听听这几位电视行业的大佬怎么说。

  1

  电视剧为什么已经满足不了你们了?

  发自内心的想法:还有什么给拍的嘛?我们基本把所有家庭关系都拍完了……

  政治正确的说法:电视题材破坏性开采,一剧两星后路可能会更窄

  在很多电视人看来电视行业已触天花板,“电视剧题材这两年被破坏性开采,无论是谍战、军旅、家庭戏都是越走路越窄,很难产生好剧。”吴毅表示如果政策上不松绑这种情况很难有转机:“我们基本上把所有家庭关系都拍完了,而包括社会形态的很多题材我们却不能触及。”“一剧两星”之后,他认为摆在电视剧制作人前面的独木桥就越来越窄了:“看似市场变大了,但实际来讲,有购买力的电视台就没几家,没有购买力的只能消化一些低成本的东西,可能造成电视台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那就形成了购买力的进一步萎缩。所以现在电视剧从创作到播出来说都形成了一个困局。”

  新的形式也让电视剧制作公司面临过严峻的挑战。从突出品牌效益和控制成本的角度,电视台越来越倾向于搞自制剧,吴毅说:“一个台里一年按照正常的需求也就二三十部剧,他自己可能就吞吐掉了一半以上,留给整个市场的空间就越发的小。”电视受众的变化也是惊人的,马中骏表示:“往后在互联网上、在移动终端上看电影电视剧的人会越来越多,传统观众会越来越少,电视剧一定会网络化。我觉得做电视的平台也会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来做一些产品才能符合未来发展。”

  2

  那隔壁村的电影又有什么好的?

  发自内心的想法:俺们同村的《爸爸去哪儿》去拍了个电影都弄了几个亿呢……

  政治正确的说法:电影市场容易出“黑马”

  2005年,马中骏和徐克导演合作了电影《七剑》成为该年度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影片。但这并未动摇那个时候他依然把公司主业放在电视剧上的定位,他的判断是,彼时做电影的时机还不成熟。和绝大多数电视人的想法一样,那时候他觉得电影虽然有利润但是风险很大,电视相对利薄,但胜在稳妥。而现在,他觉得思路该变一变了。

  “当时银幕数跟现在差了几个等量级的,我们当时1个亿的票房如果按现在来说至少8个亿到10个亿,那个时候电影市场的规模还没达到这么强势。”如今,他认为电影市场空间很大,会越来越抢手,以至于现有的几家电影公司还远远填充不了市场的体量。他预测:“这些年市场的培育,特别是新一波青少年观众的加入,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阶段。”

  给他们以巨大吸引力和鼓舞的是这些案例:光线投一部《泰囧》带来的巨大利润让人看到电影市场散发出来的无与伦比的能量和魅力(成为首部10亿级票房的华语电影);很多人并不看好的《分手大师》票房已经突破6亿;被认为是快速生产的电影的代表《爸爸去哪儿》也有五个多亿票房。这让他们觉得电影容易出黑马,在巨大的利润面前,以往让电视大佬们望而却步的高风险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在他们看来投几部电影哪怕只成功一部都可能会力挽狂澜,整个翻盘,而电视剧因为利润空间有限,一部赔了很难用另一部拯救,就很难再喘上这口气。“一部(小成本)电影投1000万,万一闪失了,影响不大啊,反观电视剧,一个3000万的项目你做不好,你赔的是3000万啊。”吴毅说,“这么多年下电影票房来到200亿(2013年国内电影总票房220亿)的时候我们是有一批优秀的电影公司成长起来,但是相对于未来整个成熟的电影市场而言还有空间,每个环节还没有纯粹地市场化。”

  3

  电视界扛把子混电影圈有没有门槛?

  ●包养电影会不会很贵?——— 电视剧也很贵好嘛!

  “一个30集中等制作水平的戏两千万的投资已经属于低得不能再低了”

  “很多大腕儿愿意在电影上拿低片酬,电视剧上却一分不让”

  做电视的人做电影,投得起嘛?在吴毅看来,电视剧门槛才会越来越高,而电影门槛反而更宽松些。“电影你一千万也可以做,一个亿也可以做,从电影投资的角度讲,投到三四千万已经是个杠。电视剧就不行了,一部电视剧可能需要你最低三千万左右投资,一个30集中等制作水平的剧两千万的投资已经属于低得不能再低了。而且电视剧的压力、风险就全在资方一家去承担。”

  让电视制作人们不堪重负的还有明星们越叫越高的电视片酬,“很多大腕儿愿意在电影上拿低片酬,电视剧上却一分不让。他们对电影的态度是为了占有市场位置,大部分人挣钱还是在电视剧上,比如赵薇的新剧《虎妈猫爸》她的片酬应该是在3500万左右,起码要顶她五六部电影的片酬,电影上的片酬应该是六百万到八百万左右。”

  ●电影大导会不会很难搞?——— 你情我愿有什么难的!

  您的好友徐克、杜琪峰、娄烨、郭敬明……已经上线

  “真正对市场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就那么几个,很少。只有个别的,像冯小刚跟华谊还没完成合约,陈凯歌在为新丽在做,张艺谋和乐视有些合作,其他的基本都是部头约相对比较自由。”马中骏说。他们几位都表示对寻求合适的人才合作并没有太多担心,各自做电视时的资源和口碑在做电影时依然有效,而且他们自信只要挑好题材,刷好内容,自然就能吸引到优秀的团队来合作,而实际上,他们也正在和徐克、杜琪峰、郭敬明、娄烨等人合作。

  ●没经验真的没关系?——— 大家还不都是在一个起跑线!

  “过去华谊一家独大,但今年上半年华谊票房已经排到第五,光线冲到了第一”

  “传统意义上的好不一定好,传统意义上的不好不一定票房不好”

  虽然准备大展拳脚进入电影行业的这些电视大佬们仍然算是新兵,但他们并不认为现阶段的电影圈里有谁能躺在经验和成就上高枕无忧。

  就导演而言,吴毅认为“电影观众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文化、流行文化哺育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他们的文化需求现在还没有哪一个导演掌控得了。”在他看来老一波电影导演并没有焕发新的生机,最近的例子是“《归来》的3亿票房对张艺谋而言也算不上理想”。“我们的导演人才到目前为止都是断裂的,张艺谋、冯小刚这些优秀电影导演是受苏联电影的影响和体制的影响比较大,他们的根在艺术电影上。他们本身对商业电影的了解也不是通过长期的积累,也是靠自己本身摸索的。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马中骏更期待90和00后的人才进入电影行业,他认为这些看着日漫、玩着游戏长大的年轻人开始做他们的电影的时候,电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分类,国际电影的发展给了年轻一代很多启发,但他们还需要时间来养育,我们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在电影市场状态本身就不怎么成熟的情况下,马中骏认为,怎么号得住这个市场的脉对大家而言都是考验。“比如《爸爸去哪儿》那么高的票房,专业电影人都傻了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认为电影市场会不断涌入新鲜事物,大家都会有看不懂的地方,所以“至少现在来说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说谁比谁强,谁比谁弱。”

  他们想要表达的是机会是均等的。“过去华谊一家独大,但今年上半年华谊票房已经排到第五,光线冲到了第一,”吴毅认为电影还会持续在这样一个乱象当中,“传统意义上的好不一定票房好,传统意义上的不好不一定票房不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还有很大市场空间可以开拓,我们的创作储备远远不够。”

  4

  做电视的做电影有什么优势?——— 当然有啦

  ●俺们对观众还是很了解的!

  赵依芳对华策对于题材的把握很有信心,“市场调查上我们是有优势的”,赵依芳做电影的思路和做电视一脉相承,华策出品的电视剧青春偶像气息浓重,如《天涯明月刀》、《天龙八部》、《倾城之恋》等,她认为年轻的主流观众是同一批人,所以电影上她选择了和郭敬明以及《爱情公寓》的团队合作继续走青春路线。她认为现在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在细分上下足功夫,“以前我们的电影都在内容创作上比较综合,而我们抓的电影是两大块,一是青春类的电影,二是跟电视剧创作相关的、可以互动的电影,我们现在买一些版权会电影电视都买,如果适合我们就希望同时开发电影。”

  马中骏和吴毅进入电影行业也是延续了他们原有的类型优势。马中骏多年来做武侠剧,《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作品都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话题和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未来进入电影市场,他也会侧重做动作、技术的类型片。吴毅是一个追求作品人文精神的制作人,曾制作《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圣天门口》等口碑之作,做电影他依然会坚持这个风格:“更重要的还是关注人,电影是要反映一些不同的人的生命经历,这个是要跟现实高度契合的,这个是我追求的。”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推拿》就是一个这样的作品。

  ●俺们对总局也是了解滴!

  吴毅表示做电视剧的人更有过审意识。“电视剧比较长,而且它是以家庭为单元的观剧方式,而电影则是在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受众比较成熟,电影某些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些尖锐的东西,二是可以量化,但电视剧不行,老少同堂看一个东西,任何涉及情色、凶杀的都不行。做了这么久电视剧,我们起码要保持高度敏感,而且有自我审查意识。”

  5

  做电视的做电影有什么劣势?——— 也是有哒

  ●不懂行嘛!


  华策在上市之前就成立了一个金球影业,一直以来都有做电影的计划。但最初就感受到了不小的困难:“我们公司在杭州嘛,电影的人才、资源比较集中在北京,所以这一路过来都是参与一些电影的投资,最早《A面B面》、《西风烈》,后来《归来》、《太平轮》,投一些也自己摸索一些,但是没在电影市场上大展拳脚。”华策总经理赵依芳坦承自己不懂行,“这个一定要承认,日后我们要做更多的努力,比如说我们要组建发行团队,要邀请一些行内的优秀人才一起来推动,人才非常重要。”她认为进入这个行业最大的门槛是自己,“你不懂行嘛,你要摆正你自己的位置,你是新兵就是新兵。”

  ●不够穷嘛!

  率先选择进入电影行业的电视人通常是在电视行业取得一定成绩的,马中骏表示这其实会导致动力不足,“因为我们会比较迷恋自己的某一种成功,你电视剧做得好,这个也稳定,大家又都希望你做下去,其实就会影响你其他的发展,穷则思变,不穷也是要出问题的。”做电视做得好的公司其实离穷还有很大距离,为了给公司员工鼓劲让大家有转型的动力,马中骏让他们把自己当穷人来看,“一穷二白开始创业,你才能想到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你不能老在一棵树上吊死,否则一定会吃亏。”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