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拉肚子 预防的方法是什么?

 68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9-19 18:22:39
导读: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干净,但还是莫名其妙地拉肚子,或者肚子胀痛拉不干净,整个人无精打采。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拉肚子”——腹泻这个问题。  医学上根据病程长短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慢性腹泻的病程...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干净,但还是莫名其妙地拉肚子,或者肚子胀痛拉不干净,整个人无精打采。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拉肚子”——腹泻这个问题。

  医学上根据病程长短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慢性腹泻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者复杂得多,常见原因有感染性炎症(如结核、菌痢等);非感染性炎症(如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肿瘤源性、代谢、内分泌紊乱及功能性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拉肚子问题,不要让它成为健康的隐患。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中,人群疾病谱在数十年前已发生重大改变,越来越向着发达国家的人群疾病谱靠拢。过去,认为只多发于欧美国家而鲜在我国出现的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近年来也不断出现,且发病情况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日益“全球化”不无关系,也可能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较前有所提高有关。

  炎症性肠病(IBD)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为多见,男女比例相仿。近年来青少年患者发病情况越来越不容忽视。    

  临床上,时常碰到些特别“小”的IBD病人,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实际上他们已近二十岁了,这是因为IBD病变部位主要在肠道,这将直接影响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及吸收,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故看上去总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炎症性肠病患者常有脐周或下腹部疼痛、腹胀、解便性状及次数异常。轻者解糊状便2~4次/天,严重者解脓血便,甚至是鲜血便,次数可达10~30次/天。有的患者可有发热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全身毒血症,水、电解质、维生素、蛋白质等从肠道丢失并厌食,致体重减轻及体力下降。虽然炎症性肠病为终身性疾病,但它在某一时期可自行缓解,故有些人会自以为服用了黄连素或抗生素“治好”了病,而忽视了那些报警信号,没有及时就医,造成诊断及治疗时机的延误。更有些病人在出现梗阻、癌变、恶液质时,才病急乱投医,不仅丧失了康复的最好机会,还给自己及家人带来挥不去的痛苦。

  炎症性肠炎一直是西方国家消化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医学专家的关注。IBD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确,但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发病因素,IBD的治疗也应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应注意休息、镇静,饮食应柔软、少渣,少食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少食或忌食牛奶和乳制品。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定时定量严格遵从医嘱是首要原则。

  常用药物有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肠道菌群调节剂、激素及免疫调节剂。如发生穿孔、瘘管、大出血、梗阻等则需行外科治疗。

  患者应认真“倾听”自己身体的信号,并正确对待,一定能摆脱拉肚子的困扰。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